林悦找到的号码,属于她的大学同学——李明。
在大学里,李明就是传说中的技术大牛,沉默寡言,常年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是各种编程竞赛的冠军常客。毕业后,他进了一家顶尖的科技公司做底层架构研发,后来听说因为不喜欢大公司的条条框框,辞职自己搞研究去了,偶尔会在技术论坛上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前瞻性文章。
林悦和他交情不算深厚,但彼此欣赏。当年“星辰”项目遇到一个棘手的技术估值难题,林悦还曾远程咨询过他的意见,他的点拨让她豁然开朗。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传来一个低沉而略带困惑的男声:“喂?哪位?”
显然,他并没有存林悦的号码。
“李明,是我,林悦。”林悦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自然。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似乎在回忆:“林悦?哦……科维集团的林悦?好久不见。”
“已经不是科维的人了,刚辞职。”林悦苦笑一下,直接切入正题,“冒昧打扰,是有个技术问题,想请教一下你这个大神。”
“你说。”李明的回答言简意赅,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林悦整理了一下思路,将她构思的“破晓”平台的核心理念——基于云端的、模块化的、可灵活配置的SaaS+PaaS模式,用尽可能简洁清晰的语言描述了一遍。
她没有过多强调市场前景和商业模式,而是聚焦于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关键难点,比如:如何设计底层架构以保证高并发和稳定性?如何实现功能模块的“热插拔”和低代码配置?数据安全和隐私如何保障?
电话那头的李明听得很专注,期间没有打断她一次。
直到林悦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兴趣:“你想做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乐高式’数字化底座?”
“乐高式?”林悦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这个比喻很贴切!对,就是像乐高一样,让他们能自己组合出需要的管理工具。”
“很有意思的想法。”李明评价道,但随即话锋一转,“但技术实现难度极高。尤其是你要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现有的开源框架很难直接满足,需要大量的底层重构和自研。”
“我知道这很难。”林悦坦诚道,“所以我才来问你。你觉得,以目前的技术发展,这条路走得通吗?”
李明没有立刻回答,电话里只剩下轻微的电流声。过了大概一分钟,他才再次开口,说出的内容却让林悦大吃一惊。
“或许……走得通。”他顿了顿,“因为我最近刚好完成了一项相关的研究,申请了一项专利。”
“专利?”林悦的心跳漏了一拍。
“嗯。”李明的语气依然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一种新的分布式架构设计和数据交换协议。它理论上可以较好地解决你刚才提到的几个核心难点,尤其是在保证系统弹性和模块隔离性方面,有独特优势。”
林悦瞬间激动得差点拿不住手机!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强压住激动,小心翼翼地问:“那……这项专利,你现在……”
“专利在我个人手里。之前有几家大公司接触过,想买断,但我没同意。”李明淡淡道,“我不喜欢他们的思路,只想把技术套现,而不是真的用它去做点什么改变现状的事情。”
林悦的心脏怦怦直跳,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可能诚恳和郑重的语气说道:“李明,实不相瞒,我辞职,就是想创业做‘破晓’这个项目。但我缺最核心的技术和带头人。你的这项专利,以及你对技术的理解,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她停顿了一下,抛出了最大的诱惑:“我不知道那几家公司给你开价多少。但我愿意用‘破晓’的技术合伙人和CTO位置,加上相应的股权,来邀请你加入。我们一起,用这项技术,真的去做点不一样的事情,去改变那些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你觉得……有可能吗?”
这是她目前能开出的最好条件。她没有足够的现金去买断专利,但她愿意分享公司的未来。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久到林悦几乎以为信号断了,或者李明已经无声地拒绝了。
就在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的时候,李明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股权什么的,不重要。”他先是来了这么一句,让林悦心里一凉。
但紧接着,他问道:“你刚才说,你想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具体指什么?”
林悦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她这几天调研看到的、那些小老板们的困境、他们对数字化工具的渴望又无从下手的迷茫,充满感情地描述了一遍。她没有空谈市场规模,而是聚焦于“人”的需求和痛点。
“……我希望‘破晓’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赋能者,能让他们更容易地做生意,更清晰地看到经营的全貌,从而抓住机会,活得更好。”林悦最后总结道,声音里带着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热情和信念。
李明听完,又是短暂的沉默。
然后,他说了一句让林悦几乎要跳起来的话:
“听起来……比卖给大公司有意思得多。”
“你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见面详细聊一下技术细节和你的整体规划。”
“随时!我随时都有空!”林悦立刻回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好。那就明天下午两点,市中心星巴克见。”李明干脆地定了时间地点。
“没问题!明天见!”
挂断电话,林悦激动地在房间里转了好几个圈!
她没想到进展会如此顺利!更没想到李明手里竟然恰好有她最需要的关键技术!
这难道就是天意?
当然,她知道,明天的见面才是关键。必须用更详细的规划和十足的诚意打动这位技术大牛。
她立刻打开电脑,开始疯狂地准备明天见面需要的材料:更细致的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初步的产品原型草图……
夜幕再次降临,但林悦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这一次,灯光里充满了希望的味道。
“破晓”的第一缕技术之光,似乎已经隐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