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宁跟着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附和的笑容:“是吗?看来这股‘瞻仰’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嘛。”
心里却暗自松了口气。游客潮的退去,意味着麻烦减少,也意味着此行能更清净地进行自己的“探索”。
看来论坛上的“无心插柳”,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但也引来了些不必要的关注,好在似乎并未触及核心。
出租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了几个小时,窗外的景色从城镇的喧嚣逐渐过渡到山林的葱郁,空气也清新了不少,但暑热依旧。
最终,车子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口停下。
“小伙,只能到这儿了,里面没路,车进不去。”
司机指着前方一条被茂密灌木和杂草半掩的、依稀能辨出是石阶的小径!
“顺着这路往上走,估摸还得一两个钟头。你自己当心点啊!”
“谢了,师傅。”
林宁交换了联系方式之后,打开车门。
热浪混合着山林特有的草木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紧了紧肩上露营背包的背带,这几十斤的重量在平地上尚可,面对崎岖陡峭的山路,将是巨大的考验。
调整了一下背包的重心,迈步踏上了那条几乎被遗忘的小径。
山路比想象中更难走。
石阶早已被经年的雨水冲刷和疯长的植被破坏得不成样子,时断时续,布满湿滑的青苔和裸露的树根。
茂密的枝叶几乎遮蔽了天空,只有斑驳的光点艰难地穿透下来。
汗水如同小溪般从额头、鬓角、后背不断涌出,迅速浸透了T恤,黏腻地贴在皮肤上。
沉重的露营背包像一座小山压在他的肩背,每一次抬腿、每一次跨越障碍,都消耗着大量的体力。
林宁不得不时常停下来,扶着旁边湿漉漉的树干喘息,大口吞咽着水壶里微温的水。
时间在艰难的跋涉中缓慢流逝。
就在林宁感觉体力快要透支时,前方的视野豁然开朗。
一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出现在眼前。
“到了……”
林宁喘着粗气,微微眯起眼,抬手抹去糊住眼睛的汗水,稍稍抬起头。
眼前,是一片令人心头发沉的荒凉景象。
脚下依稀能辨认出,曾是通往更高处山门的宽阔石阶起始处,如今已被厚厚的腐殖土和茂盛的杂草完全覆盖、掩埋,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视线向上延伸,记忆中漫画里描绘的三一门下院所在的位置,此刻只有一片郁郁葱葱、肆意生长的杂木林和半人高的荒草。
曾经可能存在的练功场、房舍地基,早已被大自然的力量消磨掉大半踪迹,只剩一些残垣断壁了。
林宁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悄然运转起体内的炁流,汇入双目。
视野瞬间切换——普通的光影色彩淡去,无数漂浮游弋、明灭不定的蓝色光点浮现在感知中。
那是曾经三一门人留下的痕迹!
然而,这片区域,灵蕴稀薄得可怜。
空气中只有一些极其微弱、如同风中残烛般随时会熄灭的淡蓝色光点。
漫无目的地漂浮着,大多来源于脚下的泥土、周围的草木,以及空气中残留的、极其微弱的生命气息和岁月沉淀。
属于“人”的、尤其是属于强大异人修炼或生活所留下的、蕴含特定信息的痕迹,几乎荡然无存。
下院,这个曾经三一门接纳初学者的地方,其存在的印记,已被时光冲刷得只剩下这片荒芜和微不足道的自然灵蕴。
“三一门……”
林宁神色复杂地低声呢喃,声音在山林的寂静中显得有些寂寥。
有对昔日辉煌的遥想,有对逆生三重的渴望,也有面对这片荒芜的失落与沉重。
背着那沉重的露营背包,继续沿着记忆中通往更高处上院的、更加陡峭难行的残破石阶,向上攀登。
越往上走,空气似乎越发沉静,连虫鸣鸟叫都稀少了许多。荒凉的气息愈发浓重。
不知跋涉了多久,绕过几处巨大的风化岩壁,一片规模更大、但同样破败不堪的遗迹,终于出现在眼前。
三一门的“上院”。
这里的情况比下院稍好,但也仅仅是“稍好”。
几段低矮、布满裂纹和青苔、摇摇欲坠的断墙,如同被巨兽啃噬过的骨架,沉默地矗立在荒草和灌木丛中。
几根粗大但已断裂、歪斜的巨大石柱,一半埋在土里,一半指向天空,诉说着曾经殿宇的宏伟。
一个相对开阔、依稀能看出是巨大方形轮廓的区域,应该是曾经的练武场,此刻也完全被半人高的、枯黄与青绿交杂的野草所吞噬。
倒塌的石墩、碎裂的青石板,在草丛中若隐若现。风穿过断壁残垣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荒芜。死寂。岁月无情的侵蚀感扑面而来。
然而,在灵蕴视野中,这里却比下院“热闹”得多!
无数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蓝色光点,如同夏夜森林里的萤火虫,在断墙的缝隙里、在倾倒的石柱表面、在荒草掩埋的基石旁,在整片废墟的上空,缓缓地漂浮、流动、明灭不定!
它们如同这座古老宗门残存的、不甘消散的“魂”,在寂静中无声地诉说着过往。
这里的灵蕴,远比下院浓郁、活跃,也蕴含着更多……等待被解读的“痕迹”!
“这么多……该挑哪一个呢?”
林宁低声呢喃,眉头紧锁。
过去两个月的经历,已让他深刻认识到感悟灵蕴痕迹的残酷法则。
每一次深入触碰灵蕴,都如同强行灌入一段浓缩的情感和记忆碎片,对心神是巨大的冲击和消耗。
自己存在着一个无形的“消化”上限,一旦触及极限,轻则头痛欲裂,重则意识混乱,必须停下来休整,让翻腾的心神慢慢平复,才能继续尝试。
这就像一个人强行吞咽大量未经咀嚼的食物,再好的东西,过量了也会撑坏肠胃。
目光如扫描仪般在密集的蓝色光点间巡弋。
根据之前的经验,林宁也总结出一些规律:
“灵蕴的大小和光芒的亮暗程度,似乎能区分其存续的时间……”
普通人并非不能留下灵蕴,但需要经年累月、全神贯注地倾注于某物某地,才有可能留下极其微弱、光芒黯淡的印记。
而异人则不同,他们因身具炁感,精神力量远强于常人,更容易留下灵蕴。
但异人的灵蕴痕迹也并非都是宝藏。它可能是修炼时的心得感悟,也可能是……强烈情绪宣泄的残留物!
“所以……应该摒弃掉那些看起来最亮的灵蕴!”林宁眼神一凝,做出了判断。
那些光芒刺眼、活跃异常的灵蕴,大概率是近期造访此地的异人留下的。
他们或许怀着猎奇、探寻秘宝甚至觊觎之心而来,看到这满目疮痍的景象,失望、愤怒、鄙夷的情绪瞬间爆发,留下的灵蕴自然也充斥着这些毫无价值的负面情感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