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它。”凌泉将纺车部件小心装进背篓,声音低沉,“还有…盐。真正的盐。”
日头西斜,血色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凌泉两人人,在赵猛亲自率领的一小队精锐水兵护送下,来到鹰喙峒寨门前。寨墙上,毒箭的寒芒在夕阳下闪烁,黎族汉子充满敌意的目光如同实质的箭矢。
“汉人!止步!”刀疤青年厉声喝道,手中竹弓拉满!
“帕隆头人!”凌泉扬声,声音穿透寨墙,“格物院凌泉求见!非为刀兵,只为…送一份黎家姐妹用得上的‘织云梭’!”
“织云梭?”寨墙上传来一阵骚动和疑惑的低语。黎族妇女擅织黎锦,腰织机是她们最珍视的工具。
片刻,沉重的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帕隆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后阴影里,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凌泉两人,最终落在他身后水兵抬着的纺车部件上,眼神锐利如刀。
“进来。”帕隆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竹楼内,火塘重新燃起。帕隆盘坐虎皮,黎刀横膝。几名峒中长老和壮年猎手分坐两侧,眼神警惕。凌泉将纺车部件在火塘旁的空地上小心组装起来。木架、飞轮、踏板、纱锭…在他手中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很快组合成一台结构流畅、透着崭新木香的机器。
“此为何物?”帕隆沉声问道。
“脚踏纺车。”凌泉示意旁边一位被请来的、眼神好奇又带着怯意的黎族少女,“阿妹,试试。”
少女在凌泉指导下,怯生生地坐上木凳,双脚踩上踏板。轻轻一踏!飞轮转动,带动纱锭飞速旋转!一缕粗糙的葛麻纤维在她手中被迅速拉长、捻紧、缠绕上纱锭!动作流畅,毫不费力!速度比她们平日坐在腰织机前,用木梭一点一点手工捻线快了何止十倍!
“呀!”少女惊喜地叫出声,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周围的长老和猎手们也瞪大了眼睛,发出低低的惊叹!纺车的嗡鸣声在竹楼内回荡,如同一种奇异的、充满希望的乐章。
“此车一日所纺之线,”凌泉的声音在纺车声中清晰响起,“可抵十名巧手阿妹三日之功。黎锦华美,天下闻名。若有此物相助,峒中姐妹织锦换盐铁,何须再受奸商盘剥?”
帕隆的目光从飞速旋转的纱锭移到凌泉脸上,古井无波的眼底终于泛起一丝涟漪。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一台纺车,换我鹰喙峒三千口放下刀矛?”
“非也。”凌泉摇头,目光扫过竹楼外弥漫的血腥,“此车,是诚意。是通路。格物院愿助鹰喙峒建纺车作坊,传习技艺。黎锦出山,换公平盐铁,换…山中锰铁矿石。互利共生,永罢刀兵。”
“锰铁矿石?”帕隆眼中精光一闪。他自然知道山中那些黑黢黢的石头,以往只当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