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山村走出的龙国铁帅 > 第4章
苏城的冬雪落了又化,檐下的冰棱结了又融,转眼便是三年。
夜风十三岁这年,已经抽条成半大的少年。个头蹿到了陈三的肩膀,虽然依旧清瘦,可胳膊腿上绷着紧实的线条,是常年锻炼磨出的韧劲。那双眼睛更亮了,看人时带着股沉静的劲儿,不像窝棚区其他同龄孩子那样带着怯或野。
他们早就搬出了窝棚区。
优抚办的林建国来看过几次,总说窝棚太潮,对陈三的肺不好。陈三起初不肯麻烦人,直到有天夜里下暴雨,窝棚的顶漏得厉害,夜风用脸盆接了半宿的水,第二天就发起了烧。陈三摸着他滚烫的额头,终于松了口。
新租的房子在老城区,是间一楼的小平房,带个巴掌大的院子。月租要两百块,占了陈三每月补贴的一多半,可陈三说:“钱没了能再领,风娃的身子垮了,啥都没了。”
房子是旧的,墙皮掉了些,可窗明几净。夜风用捡来的石灰水刷了墙,又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的棚子,给陈三放编竹筐的材料。陈三的竹筐编得越来越好,林建国帮忙联系了城里的杂货店,每月能固定卖出去几十个,换些零花。(龙国用的是,金币,银币,铜币,比例1:1000)
“爷爷,今天的筐编完了?”夜风背着书包进门时,陈三正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用砂纸打磨竹条的毛刺。夕阳的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竟透着点祥和。
“嗯,编了五个,够明天送过去了。”陈三放下砂纸,摸索着想去倒水,被夜风按住了手。
“我来。”夜风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倒了杯温水递过去,“今天优抚医院的张医生来了吗?”
“来了,”陈三喝了口水,嘴角带着笑意,“说我这身子骨,比去年又硬朗了些。还说,等开春了,带我去做个详细检查,说不定眼睛……能有点起色。”
夜风心里一动,却没接话。他知道陈三的眼疾是异兽毒液伤的,三十年了,早就是沉疴。医生这么说,多半是安慰,可他还是紧了紧拳头——等自己再大点,挣够了钱,就带爷爷去最好的医院,总有希望的。
三年来,日子像上了弦的钟,走得规律又扎实。
每天清晨五点,天还墨黑着,院子里就亮起了微弱的灯光。夜风穿着单薄的练功服,在陈三的监督下扎马步。陈三虽然看不见,可耳朵却灵得很,夜风的呼吸稍一乱,他就会用竹杖轻轻敲敲地面:“沉肩,收腹,气要匀。”
这是赵老师临走前教的法子。希望小学的那位赵老师,后来调去了市体校,走之前特意给夜风编了套基础锻炼的法子,从扎马步、俯卧撑到长跑,一样样列得清楚。“你底子弱,别急着练花架子,先把根基打牢。”赵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等上了初中,苏城有少年武道班,凭你的韧劲,肯定能进去。”
夜风记着这话,三年来从没间断。寒冬腊月,汗水浸透了练功服,贴在身上像冰;酷暑炎夏,跑完五公里回来,鞋底能拧出水。陈三就坐在旁边,手里攥着竹杖,听着他的脚步声、呼吸声,偶尔提点一句,更多时候是沉默地陪着,像座稳稳的山。
六点半,锻炼结束,夜风匆匆吃了早饭——多半是陈三提前熬好的杂粮粥,就着咸菜。然后背着书包去学校,七点半准时早读。
他读的是苏城第三初级中学。
小学毕业时,他的成绩是年级第一。王老师拿着成绩单,眼圈红红的:“小风,你是老师教过最懂事的孩子。”林建国特意请他们爷孙俩吃了顿饭,饭桌上,林晓(如今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塞给夜风一支钢笔:“恭喜你,夜风。”
初中的课程比小学紧了不少。除了语文、数学,还加了物理、化学,以及最重要的“武道通识”和“异能基础”。老师说,龙国的教育体系早就改了,三年小学打基础,两年初中学理论,三年高中练实战,三年大学精专项——一切都为了十八岁那一天的“异能觉醒”。
“每个龙国人,十八岁都会免费进行异能觉醒。”武道课老师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觉醒的异能分五行、精神、空间、变异四大类,强度从F到S级不等。但记住,异能只是辅助,真正的强者,靠的是日复一日的打磨,是骨子里的狠劲!”
夜风听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不像班里有些同学,父母是武者或异能者,从小就有资源培养。他的靠山,只有爷爷,只有自己这双手。
下午五点放学,别的同学要么去武道班,要么回家复习,夜风却要先去码头。
三年来,他做的活计变了。从捡废品、修鞋,变成了帮搬运公司卸货。活儿更重,钱也更多,一小时能挣十五铜币。他每天干到七点,匆匆吃个馒头,再赶回家写作业。
“今天怎么回来晚了?”陈三听见开门声,抬起头问。
“码头来了批钢材,卸完才走。”夜风把挣来的钱小心地放进抽屉的铁盒里——那是他攒的“觉醒基金”,老师说,觉醒时若能有足量的能量补充剂,或许能提升异能强度,他想试试。
“累坏了吧?”陈三摸索着想去摸他的额头,“别太拼,学习要紧。”
“不累。”夜风笑着躲开,“作业都在学校写得差不多了。爷爷,我给你读读今天学的《异能发展史》?”
“好啊。”陈三欣慰地笑了。
夜风拿起课本,清亮的声音在小屋里响起:“……公元2045年,全球第一例异能觉醒者出现于龙国北境,觉醒能力为‘火焰操控’,等级C。该觉醒者在黑石关战役中,以一己之力烧毁异兽集群,为撤退争取了宝贵时间……”
读到“黑石关”三个字时,他的声音顿了顿。这三年,他查了很多资料,越来越清楚爷爷当年经历的那场战役有多惨烈。北境三师,全军覆没,仅存不足百人,陈三是其中一个。
“爷爷,”夜风合上书,轻声问,“你还记得那个火焰异能者吗?”
陈三沉默了很久,才缓缓点头:“记得。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火烧起来的时候,他站在城墙上,像个火人……最后没下来。”
夜风没再问,只是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自己拼命学习、锻炼,不只是为了自己,为了爷爷,也是为了那些没能活下来的人。
初中的课程里,有门“历史”课,专门讲“天裂”前后的变迁。老师说,龙国之所以能在异兽入侵中站稳脚跟,靠的不只是异能者和武者,更是这套教育体系——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学习知识、锻炼体魄,十八岁免费觉醒异能,确保人才不断层。
“小学三年,打基础;初中两年,学理论;高中三年,练实战;大学三年,精专项。”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串数字,“这是国家给每个孩子的机会,尤其是像你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孩子,要抓住。”
夜风把这话刻在了心里。他的成绩始终是年级前列,尤其是物理和武道通识,常常拿满分。老师说他有天赋,劝他报个课外辅导班,他婉拒了——辅导班要花钱,他的时间也得用来挣钱。
林晓不止一次说他:“夜风,你别总想着打工,钱不够我借给你。”
夜风只是笑:“没事,我能兼顾。”
他确实能兼顾。早上锻炼,白天上课,晚上打工,周末帮陈三编竹筐、送竹筐,时间被挤得满满当当,却从没出过乱子。陈三有时半夜醒来,还能看见窗纸上夜风看书的影子,心里又疼又傲。
“风娃,歇会儿吧,别熬坏了。”
“快看完了,爷爷。”夜风的声音透着股少年人的执拗。
三年里,窝棚区的老邻居偶尔会来串门,都说夜风变了,身上有了“读书人”的斯文气,却又比读书人多了股结实的劲儿。不像以前那个总低着头、被欺负了也不吭声的小不点了。
只有夜风自己知道,那股劲儿是从哪来的。是从清晨五点的马步里来的,是从码头沉重的货箱里来的,是从爷爷那句“脊梁要直”里来的,更是从课本上那些关于异兽、关于战争、关于守护的文字里来的。
这天是初中二年级的期末考试最后一天。走出考场时,林晓追了上来,手里拿着两张传单。
“夜风,你看!”林晓的眼睛亮晶晶的,“市少年武道班招生了,只要通过测试就能进,学费全免,还有补贴呢!”
夜风接过传单,上面印着“苏城少年武道班”几个大字,下面写着测试项目:体能、反应、基础格斗。他的心跳猛地快了几拍——这正是赵老师当年说的那个武道班。
“我……”他有点犹豫,测试在周末,可周末他要帮陈三送竹筐,还要去码头加班。
“去吧,夜风。”林晓看出了他的心思,“我帮你跟林叔叔说,让他找人帮陈爷爷送竹筐。码头那边,我也能帮你请个假。”
夜风看着传单,又想起清晨院子里的灯光,想起爷爷沉默的陪伴,想起黑石关那个燃烧的身影。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去。”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走得很快,脚步轻快,带着点少年人少有的笃定。他知道,这条路很难,要兼顾学习、锻炼、打工,还要照顾爷爷,可他不怕。
就像陈三说的:“难走的路,走过去了,就是道。”
小平房的烟囱里升起了炊烟,陈三大概在做饭。夜风加快了脚步,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早上要多跑两公里,测试里有长跑项目;晚上去码头问问,能不能把周末的班调到下周。
推开院门时,陈三正站在门口等他,竹杖在地上轻轻敲着。
“回来了?”
“嗯。”夜风笑着点头,把武道班的传单递到陈三手里,“爷爷,我想试试这个。”
陈三的手指摸索着传单上的字迹,虽然看不见,却好像能透过纸页,看到少年眼里的光。他笑了,拍了拍夜风的胳膊:“想去就去,爷爷信你。”
院子里的灯光亮了,昏黄,却温暖。夜风去厨房帮着烧火,陈三坐在旁边,开始编新的竹筐。竹条碰撞的轻响,柴火燃烧的噼啪声,还有少年偶尔的问话声,在这小小的院子里交织着,像首安稳的歌。
夜风知道,距离十八岁的异能觉醒,还有五年。这五年里,他要读高中,要通过武道班的测试,要挣够钱,要让爷爷的身子更硬朗。路还长,可他的脚步很稳,因为他知道,身后总有盏灯,有个人,在陪着他,等着他。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进来,落在少年翻开的武道课本上,照亮了其中一行字:“强者之路,起于微末,成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