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已经准备好了讥讽的言辞,有人已经想好了看他被乱棍打出时该露出何等轻蔑的表情。
然而,楚峰没有拿笔,也没有索要纸墨。
他只是深吸了一口气,在这片寂静的夜色中,缓缓响起。
没有孩童的清脆,也没有临场的怯懦,他的声音平静得有些诡异,像是从遥远的时空中传来,带着一股厚重的历史尘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短短八个字,平铺直叙,却像是暮鼓晨钟,让在场所有自诩饱读诗书的宾客,心头猛地一震。
这是什么开篇?
寻常作诗,无非是描景状物,咏史抒怀。
可这八个字,却如同史家之笔,一上来就点明了此地的地理沿革,气魄宏大得不像话。
刘参议脸上的玩味,微微收敛了些许。
楚峰的声音没有停顿,继续流淌而出。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在场的宾客,已经有人开始变了脸色。
这已经不是诗了。
这是赋!
是以华丽辞藻,描绘山川地理,抒发胸中块垒的骈文赋体!
一个六岁的孩子,临场被逼,竟不作诗,而作赋?
这怎么可能!
刘参议也站直了身子,脸上的不悦和轻慢,已经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与惊疑。
他府中的这座“听澜水榭”,确实是建在三江交汇之地,可“控蛮荆而引瓯越”这等胸怀天下的气魄,他自己都未曾想过!
楚峰的声音,开始带上了一丝韵律,仿佛天地都成了他的背景。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人群中,已经有人开始不由自主地跟着他念出的词句,轻轻点头,脸上满是沉醉之色。
此时,站在一旁的曾夫子,浑身一震。
他听懂了。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说的是东汉名士徐孺子,品行高洁,连太守陈蕃都为他专设一榻,以示尊重。
这孩子,是在用典故,暗暗点出今日这“听澜水榭”高朋满座,皆是人中俊杰,以此来抬高主人家的身份!
这不着痕迹的马屁,拍得清雅,拍得高级!
曾夫子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稍稍落下了一些。
可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楚峰接下来的两句,便如同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地劈在了每个人的天灵盖上。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砰!”
一位老乡绅失手打翻了酒杯,酒水洒了一身也浑然不觉。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一刻,彻底安静了。
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了同一幅画面。
夕阳的晚霞,与那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
清澈的秋水,与那辽阔的碧空,融为了一体。
这这是何等壮丽,何等绝美的景象!
刘参议的呼吸,已经彻底乱了。
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觉得自己的这座“听澜水榭”,在这孩子的文章面前,简直成了个不入流的土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