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能写出来的句子吗?
这是神仙之笔!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听到这里,曾夫子的眼眶,猛地红了。
这写的,不就是他自己吗!
他曾是天子门生,也曾想一展抱负,却落得个被排挤回乡的下场。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何其精准!何其悲凉!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最后一句,他吐字如金,声震全场!
那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一股身处困顿却志存高远的孤傲!
曾夫子再也控制不住,那张严肃了一辈子的脸上,两行浑浊的老泪,潸然而下。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他这一生的落魄与坚守,竟被这个六岁的孩子,用这样两句话,说得淋漓尽致!
楚峰的声音落下,他对着目瞪口呆的刘参议,对着满座石化的宾客,对着泪流满面的曾夫子,缓缓作了一个揖。
整个听澜水榭,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许久,刘参议才从那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这哪里是诗?
这是千古绝唱!
刘参议才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那口气,仿佛抽走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楚峰面前,全然没了方才的官威与傲慢,他弯下腰,双手甚至有些颤抖地扶住楚峰的肩膀,声音嘶哑地问:
“此此篇何名?”
楚峰抬起头,迎着那张写满了震撼与敬畏的脸,平静地吐出五个字。
“《滕王阁序》。”
“好!好一个《滕王阁序》!”
刘参议仰天大笑,笑声中几分释然,几分癫狂,甚至有几分感激!
他转而走向曾夫子,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晚辈对前辈的大礼。
“曾老先生,刘某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望先生恕罪!”
刘参议的脑海中轰然回响着方才那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他终于明白,这篇惊世之文,看似为水榭而作,实则,是为一个落魄文人的不屈风骨而作!
这不正是曾默,这位前朝探花的人生写照吗?
能够教出楚峰这等妖孽的,又岂会是凡人?
刘参议直起身,不再有任何犹豫,对着身后的管家高声道:“来人!取纹银五十两,赠予楚峰小先生!”
“另,将我这枚私印拿来!”
管家取来一个锦盒,里面是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旁边还有一枚温润的玉石私印。
刘参议亲自将私印递到楚峰手中,态度诚恳至极。
“小先生,此文当为天下第一!今日是刘某唐突了。这枚私印你且收好,日后在县城之内,但凡有事,皆可来找我!”
楚峰接过银子和私印,揣进怀里。
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二十两的徭役钱,有了,还富裕出大半!
曾夫子擦干了眼泪,脸上是前所未有的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