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脸上的惊讶,再也无法掩饰。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我们上车吧。”
采访车一路向着郊区驶去。
车窗外的景象,从高楼林立,逐渐变成了低矮的平房和交错的田野。
车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李悦几次想开口,但看到我平静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
一个孤儿,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要把钱捐回给孤儿院。
这本身就是一个足够感人的故事了。
但她隐隐觉得,事情不止于此。
我口中的“养父母”呢?他们在这个故事里,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一个小时后,车子在一栋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前停下。
门口挂着一块木质的牌匾,上面“春晖孤儿院”五个字,已经有些斑驳。
这里就是我长到十四岁的地方。
我推开车门,还没走到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就从院子里迎了出来。
她头发花白,身形微胖,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但那双眼睛,永远都那么温暖。
“昭昭!”
王妈妈看到我,脸上立刻笑成了一朵花。
“我的乖囡,你怎么有空回来看我这个老太婆了?”
她小跑着过来,一把拉住我的手,上下打量着,眼里的心疼和喜悦满得快要溢出来。
“瘦了,在学校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我强忍着,把她拉到摄像机前。
“王妈妈,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江城卫视的记者。”
王妈妈有些拘谨地冲着镜头笑了笑。
我深吸一口气,将怀里抱着的锦旗,郑重地展开。
“王妈妈,这是我送给您的。”
当看到锦旗上那“春晖孤儿院”和她自己的名字时,王妈妈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你这孩子回来就回来,还花这个钱做什么”
我没有说话,只是又将那个厚厚的信封,塞到了她的手里。
“王妈妈,这里面是八千块钱。”
“是我这次拿到的国家奖学金。”
王妈妈的手一抖,像被烫到一样,要把信封推回来。
“不行!这绝对不行!”
“昭昭,这是你凭本事得来的奖,是你的荣誉!是你未来的学费生活费!我怎么能要!”
她的反应激烈又坚决,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李悦在旁边看着,眼圈也红了。
她适时地将话筒递了过来。
“杨昭同学,能告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这笔钱,对你来说一定非常重要。”
终于来了。
我等的,就是这一刻。
我转过身,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视着那冰冷的镜头。
我知道,电视机前,我的养父母,我的好弟弟,还有那些道貌岸然的亲戚们,一定都在看着。
我的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落。
但我的声音,却异常清晰,异常坚定。
“是的,这笔钱对我非常重要。”
“但比钱更重要的,是良心。”
我指着身后的孤儿院,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是个孤儿。是国家,是春晖孤儿院,是王妈妈,一口饭一口水,把我养大的。”
“是他们教会我读书写字,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十四岁那年,我被领养了。”
李悦的呼吸一滞。
我看着镜头,仿佛在看着那一家人的眼睛。
“我以为我有了家,有了爸爸妈妈。”
“可我后来才知道,他们领养我,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们村里一个三十多岁的残疾男人,需要一个媳妇。”
“他们收了对方五万块的彩礼,准备等我一满法定年龄,就把我嫁过去,用这笔钱,给他们的亲生儿子,也就是我的弟弟,在城里买房付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