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废太子?请父皇称我为陛下! > 第7章  :陌刀
秦武不知道秦家的老祖宗是否真的在天有灵,他只是求一个问心无愧罢了。
“殿下,找到了。”
惊喜之声从隔壁墓室传来,秦武快步赶去,入眼全是大块大块的金砖和银砖堆砌在高台上,垒成一座华丽的金银宫殿。
粗略一数,最少也有上百块金银砖。
“弟兄们,咱们有肉吃了。”
秦武喜出望外,当即让人将箱子拿进来,小心翼翼地拆了宫殿,把金银砖全部封箱送出墓室。
平陵外
墓道口
当一箱箱沉甸甸的金银砖被抬出来的时候,钱粮都头苏昌河都惊了,短暂的惊愕之后,便是大喜。
立刻叫来杨宣,当着两人的面几次清点完数量,确认无误之后,方才贴上太子府的封条。
金砖装了十箱,银砖装了十五箱。
墓室地宫内的寻宝依旧在继续,一个个小的墓室门被打开。
“殿下。”
“这儿好多珠宝。”
有士卒来报。
“装箱。”
“殿下,这个密室里全是各种书,要不要?”
“要。”
“装箱,一本不漏。”
书籍,珠宝,玉器,金银,以及陪葬的各式刀剑甲胄统统装箱,好似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一个箱子接着一个箱子的财宝被送出墓道,其价值难以估量。
负责清点封存的苏昌河笑得合不拢嘴。
有士卒甚至想把棺椁上镶嵌的金丝玉璧撬下来,好在秦武及时发现。
“王八犊子。”
一巴掌拍在这人脑袋上,没好气地骂道:“合着不是你家祖宗。”
“那啥,殿下我错了。”
士卒讪笑。
“值钱的,能搬的都搬走,不能搬走的就别动。”
秦武亲自一个墓室一个墓室地检查,确认没有毁坏和遗留之后,命人将所有墓室的门封上。
“所有人退出主墓室。”
两扇厚重的石门合上,士卒们有条不紊地沿着墓道离开平帝陵墓。
秦武脱下身上的衣服面巾以及手套,扔到大火中焚烧之后,其他进墓的士卒也都有样学样。
“东西清点完没有。”
他问道。
“全部清点完毕。”
“金二十箱,银四十箱,玉器五箱,珠宝十五箱,刀剑五百柄,铁甲两百套,书十箱,另有古迹画卷三箱,均出名家之手。”
“足足装了四十多车。”
“殿下,咱们有钱了。”
苏昌河手舞足蹈:“买粮,募兵,锻兵,修城的钱全有了。”
“知道了知道了。”
秦武把脸上的唾沫星子擦掉,叫来邹勇,让其率骑兵与苏昌河,杨宣一道将财宝连夜运回太子府。
而他自己则是留下来,监督回填墓道之事。
匠人苦役们再度进入墓道,将抬起的断龙石放下,拢共四块断龙石,直到下半夜才将墓道出口彻底堵死。
又去移了些草木地皮过来栽上,完全看不出有挖掘过的痕迹。
大部分士卒和苦役都以为此番掘开皇陵,是为了修缮内部的损坏,只有几个都头和进墓的两百甲士知晓内情。
风雨不停
电闪雷鸣
留下一队人马看守平陵,剩下的所有人全部撤回卫所大营,伙房将早就熬煮好的肉汤分下去。
天明时分,大雨初停。
秦武带领一千马弓手回返卫城,马不停蹄在太子府衙门召见麾下的所有都头。
人逢喜事精神爽,苏昌河这位钱粮都头腰包胀鼓鼓的,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开心灿烂,连腰杆都比往日硬了七分。
几个都头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殿下。”
邹勇舔着老脸:“我那麾下的一千弟兄,还有些穿的是皮甲,您看要不给我们批个四百套单层铁甲。”
“这不马上就要开始第二轮募兵了吗?马匹尚有欠缺,若是能在采买两千匹战马最好不过。”
“纯种的西域马价格太贵,只要青州马就行,那玩意不挑食,脚力也好。”
“对了。”
“铸兵坊的环首刀不错,若是能给个几百兵最好。”
“皱都头,你这分明是狮子大开口啊。”
杨宣不满:“你们骑兵最差都有皮甲,我那两千步卒可有半数的兄弟尚且无甲。”
“殿下。”
“我不像邹都头狮子大开口,只要批给我一千套甲,四百面镶铁大盾,五百柄长枪,八百口钢刀就行。”
“你们不是有刀有枪的吗?”
秦武皱眉。
“殿下有所不知。”
“弟兄们用的都是卫所大营内的旧兵器,比不上铸兵坊出的新货。”
杨宣解释。
“殿下。”
木冲儿也来凑热闹:“我们步弓手就不要刀枪甲胄了,只要批给我四百张强弩,五百张硬弓,外带两万支箭矢就行。”
“殿下。”
“俺们陌刀队别的不要,就要八百匹战马就行。”
“停停停。”
秦武听得直皱眉,这几个家伙分明是把自己当土财主了。
“苏昌河。”
“你是钱粮都头。”
他看向苏昌河:“你做决定。”
闻言
苏昌河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算盘拨弄起来。
“邹都头要两千匹马,牛都头要八百匹马,就算个三千匹,青州马早先的市价在四十至六十两一匹。”
“因商路有北元和西戎的骑兵骚扰,马市价格上涨,差不多要八十两左右。”
“三千匹青州马,大约要二十四万两白银。”
听到如此庞大的数目,牛二和邹勇顿时沉默。
“殿下,要买吗?”
苏昌河问道。
“二十四万两白银。”
秦武摩挲着下巴:“咱们拿得出这么多的银子吗?”
“拿的出。”
苏昌河点头。
“那就买。”
他拍板:“这时候不买,等长安之战结束,咱们再想买,恐怕价格得往上翻一番,甚至拿着银子都买不到。”
秦武还有一个担心,如果是北元人胜了,必然会挥兵东进南下。
倘若青州沦陷,这些马匹最后反而会落到北元人手里。
粮食可以从江南买,但马匹却只能从北方买,南方的马只能用作驽马。
大手一挥:“三千匹怎么够,最少也要买五千匹。”
“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泰陵卫。”
“此事就由邹都头出面,以泰陵卫指挥使的身份联络那些马贩。”
如此数目的马匹,私人马场根本拿不出来,只有从官营马场购买,这时候泰陵卫指挥使的身份就很管用。
邹勇立下军令状:“末将正好有这方面的路子,两月之内,一定将马弄来。”
“战马要买,粮食也要买。”
秦武继续道:“至于你们要的铁甲弓弩刀枪,目前军械坊的产能已经到了极限,只有拿下安县铁矿之后,才能继续招人扩产。”
有钱能使鬼推磨,苏昌河大把大把的银子撒出去,江南的那些粮商直接用货船,沿着安水北上,将一船船粮食,布匹,盐茶铁料和运到泰陵卫。
广积粮,多练兵,缓称王。
整个太子府上下,都在严格遵守这三条方略。
修缮卫城的计划也提上日程,苏昌河和太子殿下数次商议之后,决定将其放到立秋之后
粮食收了
田里的活也忙得差不多
人手也就空缺出来
立秋之后,北方的流民差不多该南下,顺便吸纳一批流民,扩充泰陵卫的人口。
皱勇忙着联络马贩,杨宣,牛二,木冲儿三人操练士卒的同时,也在为攻打安县做准备。
闲时则带着三五骑横渡安水,深入安州地界打探消息。
秦武这位太子殿下每天照旧四处巡营,其余时间不是在太子府衙门批复公文就是在后院练武。
丹田内的暖流日益壮大,只是这股内劲和他的天赋神力相比,还是略显弱小,加成暂时可有可无。
不过按照这个进度,继续修行下去,效果只会愈发的显著。
八月时节
天地间的酷热之气最盛,枝头上,知了躲在树荫下发出有气无力的叫唤,侍女月儿端来杯凉茶,朝校场上练剑的身影喊道:“殿下,喝杯茶歇歇吧。”
秦武以一朵漂亮的剑花收尾,长剑入鞘,下了校场,径直朝着阴凉处走来,赤着的上半身汗水浇透。
流线型的肌肉充满着暴力与美学,随着他的呼吸肌肉不停地胀瘪,看着侍女面红耳赤,低着头只敢用眼角余光偷瞄。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们已经摸透太子殿下的脾气秉性,自然也就不似刚入府时那般惧怕。
“这凉茶倒是极为解暑。”
秦武吃过之后,眼前一亮。
“奴婢往里面加了些去热生寒的药草,又添了些许糖块,放在井中凉置半个时辰,天热时喝些无妨,等到了秋天便不能多喝。”
月儿抿嘴解释。
“多烧制一些,给军械坊送去吧。”
他道:“我听说为了赶生产,最近几天接连有匠人中暑晕倒过去。”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秦武特意下令让军械坊白天正午休息,早上傍晚和晚上倒班生产。
“殿下宅心仁厚。”
月儿道:“奴婢这就去。”
她前脚走,后脚里鲁铁匠便火急火燎地冲进来。
“殿下。”
“殿下。”
鲁刀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慢慢说。”
秦武倒了杯茶水递过去,好奇道:“何事如此惊慌。”
鲁铁匠抓起茶杯直喝得见底:“成了。”
“咱们成了。”
“什么成了?”
“陌刀。”
鲁刀快速说道:“铸兵坊锻出了第一柄陌刀。”
“走走走。”
“我和你一并去军械坊。”
这下轮到他坐不住了,抓起衣服披上,迫不及待地取了马匹,和鲁铁匠赶往军械坊。
铸兵坊
火炉内喷涌着长长的火舌,滚滚热气弥漫,周寿等坊内工匠直热得满头大汗,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他们满是期待地看向太子殿下,眼底深处同时有些许的担忧。
秦武手里拿的,正是铸兵坊锻出来的陌刀,总长八尺,柄五尺,刃三尺,要比泰陵陪葬的正品陌刀更重一些。
周寿给出来的理由是铁料达不到陪葬陌刀的强度,只能增加重量以保证刀刃整体的强度。
秦武掂量掂量,约莫也就重了数斤,算不得什么。
“有没有试刀的地方。”
太子殿下见猎心喜,立马就要当场试刀。
“有有有。”
周寿:“殿下随我来。”
军械坊后头有一个小型的校场,用于检验三坊出产的刀枪弓弩和甲胄,只有检验达标才能送到太子府。
秦武握着陌刀来到试刀的标准木人面前,八尺陌刀挥动,一刀斩出,毫无顿塞感,锋利的刀刃直接将木人从中间劈开。
足足快三十斤重的陌刀,在太子殿下的手里,轻飘飘得好似根芦苇条似的,看得匠人们眼皮狂跳。
“殿下,木人没意思。”
鲁铁匠自信:“去搬两个蒙皮人马来,外面再罩上双层铁甲。”
为了展现新铸陌刀的威力,鲁刀连双层铁甲都舍得拿出来,就是要在太子殿下面前给军械坊挣点面子。
免得总有人吐槽军械坊拿着最高的俸禄,却总是产出些破铜烂铁。
木人骑木马,表面蒙皮,人马再罩两层铁甲,已经是最标准的具装骑兵,如果新制陌刀能斩开披甲人马,足以证明其恐怖的杀伤力。
秦武沉吸一口气,单手握刀,先是朝着马腿横斩而去,马腿应声而断,紧接着又是一刀对着马背上的骑士斩去。
“噗嗤”
厚重的刀身配合锋利的斧刃轻而易举地撕裂两层铁甲,在破开铁皮,将木马和木人从中间一分为二。
“嘶嘶”
看到这恐怖的威力,铸兵坊的匠人先是倒吸一口凉气,紧接着便是狂喜。
“确实是好刀。”
秦武点头,将手里的新制陌刀递给旁边的陌刀手,指着剩下的一个具装骑兵道:“你来。”
他的力量太大,哪怕不用陌刀也能轻而易举的斩开双层铁甲,因此秦武自己试刀不具备普遍性。
能成为太子殿下护卫的,自然是陌刀队中的精锐,这名陌刀手没办法和秦武一样单手,而是双手握刀。
走到具装骑兵面前,还是老规矩。
第一刀斩向马腿,第二刀连人带马一起斩。
“噗嗤”
锋利的陌刀亦如刚才,再度轻而易举地撕裂木人表面的双层铁甲,然后将人马从中间劈开。
“如何?”
秦武问道。
“好刀。”
陌刀手的声音从面甲下传出。
“哈哈。”
“听到没有。”
“陌刀队的锐士夸它是一口好刀。”
许多匠人因为太多激动,从而泪流满面,这段时间没日没夜的苦熬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收获。
“当赏。”
秦武:“铸兵坊所有匠人赏银百两,周寿赏银十两,所有参与新制陌刀锻造改良的匠人,每人另赏五两银子。”
“日后铸兵坊每生产一柄陌刀,可得银二两。”
“多谢殿下。”
周寿等铸兵坊的匠人纷纷跪谢,没办法,太子殿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有劳各位了。”
秦武笑道:“现下陌刀队对于陌刀的需求很大。”
“殿下放心。”
“我们铸兵坊一定加班加点的生产。”
周寿拍着胸脯保证。
这世道,有口吃的就能拼命,更别提秦武给军械坊的匠人的待遇还是太子府诸军之中最高的。
哪怕连最强的陌刀队待遇都远不如三坊匠人。
什么叫看重?
这就叫看重。
和以前在黄登麾下的日子相比,那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士为知己者死
若是有人敢偷懒,都无须军法处置,坊内的其他匠人早就把他的脊梁骨给戳烂。
弓弩坊和锻甲坊的人纷纷朝铸兵坊的匠人投来羡慕的眼神。
弓弩坊最近在研制一种大威力的床弩,锻铁坊则在改良甲片的生产工艺,力求达到更强的防护力。
奈何他们的进度有些落后,被铸兵坊给捷足先登,否则今日的荣耀便属于弓弩坊亦或者锻甲坊。
待到秦武之后,管营和徐谦当即召集各自坊内的匠人开会,打出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旗号。
一定要攻克技术难题,狠狠地把铸兵坊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对于这种良心竞争,太子殿下乐见其成,竞争只会带来更快的进步速度。
鲁刀特意给铸兵坊专门腾出两个炉子,用来生产新制陌刀,争取以最快的速度,交到嗷嗷叫唤的陌刀队手里。
田间地头的稻谷染上层金黄,阵阵稻浪随风滚滚。
收获的季节到了
鉴于泰陵卫许多军户频频反应家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太子殿下抽空召集人手在衙署召开个短会。
“今天这个会的内容很简单。”
秦武道:“最近频频有军户前来衙署反应家中劳动力短缺,青壮入伍,家里就剩下些老幼孺妇。”
“咱们不能做事不管。”
“我的意思是你们每人认领一片区域,正好士卒也操练得差不多,将他们带出营去,协助军户抢收粮食。”
“一来能增进军民感情。”
“二来早点收了泰陵卫的,也好腾出手去帮对面安县的百姓抢收。”
“我们步卒人数最多,就认领卫所周围最宽的地面。”
杨宣第一个表态。
“我认领北面的。”
邹勇紧接着开口。
“我认领卫城周围的。”
牛二道:“咱们陌刀队也不能落下,认领三千亩。”
秦武对他们的态度很满意,敲了敲桌子,严肃道:“抢收期间,军纪最重,有偷盗抢者,杖五十。”
“有非礼欺辱女子者,定斩不饶。”
“其余不法者,倍惩之。”
“本殿下不希望到时候你们当中有人哭哭啼啼地来为部下求情。”
几人心底一凛,哪里敢大意,纷纷道:“诺。”
短会结束的很快,他们离去之后,当即各自领着麾下士卒出城。
连续半个月的晴天让今年的抢收进行的及其的顺利,一车车粮赋从泰陵卫各地拉到卫城,装入粮仓之内。
三万余亩良田,亩产在三百斤左右,也就是两石粮食,泰陵卫拢共收得六万石稻谷。
按照原来的赋税,这六万石要拿出三成上交给朝廷,两成上交给卫所供养泰陵卫士卒,还要再被黄登以各种名义抽取一成左右。
最后军户们能剩下四成就算很不错了,合起来也就是两万四千石,八千户人家,算平均数的话一家人只能分到三石,勉强够三口之家过活。
而今年太子殿下直接将卫所的赋税免为一成,给朝廷的三成照收,等于落到军户们的手里的就有六成。
三万六千石,均分下来一户能分到四石多的粮食。
而且军户家中大多有人在太子府做事,不是当兵就是在军械所做匠人,这又能减免许多赋税。
加上每月的银钱,意味着泰陵卫的军户完全可以供养一家老小。
军户们过上了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太子殿下则得了两万多石粮食,装满了好几个粮仓。
双赢
谁输了?
自然是黄登和朝廷输了
按照每个士卒每天一斤稻米来算,五千人一个月要吃掉十五万斤米,也就是一千石。
两万多石稻谷晒干之后,减去一定的水分,最少也能有个七成,那也是一万五千石左右。
这样算的话
光是泰陵卫一年的粮赋就能支撑起五千人的吃喝。
如果太子殿下狠一点
多征一成粮赋,军户们也饿不死。
士卒每天的口粮减为半斤米,在掺和一些杂粮,最起码能多供养数千人马。
没必要
秦武始终觉得兵不在多,而在精。
饿不死的士卒和吃饱喝足的士卒,在战场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当然
如果能做到既精又多,最好不过。
这段时间,江南粮商运了差不多有十万石米粮到泰陵卫来,等拿下安县之后,秦武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募兵。
扩张
募兵
然后继续扩张
今天铸兵坊送来第一批新制陌刀,拢共一百柄,牛二验过成色之色,发放到陌刀队的手中。
“咚咚咚”
“咚咚咚”
府衙前的战鼓一连三通鼓,这是擂鼓聚将的信号,正在校场上操练士卒的杨宣等人听到鼓声,急忙驱马前来。
牛二,木冲儿,苏昌河,鲁刀,杨宣全部在场,唯独皱勇缺席。
前几日负责从青州买马的贩子传来消息,说是路上遇到了北元的骑兵尾随,秦武一听这还得了。
自己花了几十万真金白银买的战马,要是落到北元人手里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便派皱勇带着麾下骑兵前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