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蔷找到一根半埋的弯曲撬棍,费力撬开锈死的箱盖。箱内积记陈年灰尘。她取出几个空玻璃药瓶,瓶底残留着深褐色的渣滓;还发现一团紧实的油布包裹。展开包裹,露出一本严重霉变的硬壳笔记本和一个扁平的金属密封盒。
她先打开金属盒的卡扣,盒内的衬布早已泛黄,里面整齐排列着几支玻璃注射器,针尖寒光凛冽,针筒内壁附着干涸的暗黄色残留物。旁边几个密封小瓶内,浑浊的油状液L静滞不动。
她放下盒子,拿起笔记本。封面上霉斑遍布,蓝黑墨水的“记录日志
-
编号:XXXX”字样已经大半褪色。翻开内页,纸张脆弱发黄,蓝黑墨水字迹洇散。
苏蔷快速翻阅着,前面部分是设备压力读数等例行记录;中段字迹陡然潦草。其中一页顶端赫然写着“意外事故记录
-
地下三区”的字样,但是被数道粗黑墨线狠狠划去。她凝神细读潦草内容:
“……七月十五日,14:30,地下三区主压力阀突发失控……B组当值……陈██距离泄压口不足三米……高压过热蒸汽(约280°C)瞬间喷发……右下肢膝盖以下区域遭受……现场急救止血……创面深度灼伤伴组织汽化……污染严重,感染风险极高……紧急转运途中休克……”
文字冰冷地记述了一场惨烈事故,受害者“陈██”的右小腿被超高温蒸汽严重毁伤。这与吊车上那位观察她的瘸腿老人陈伯的伤势高度吻合。
日志后续:“……院方清创后确认……需███型特效抗炎药剂抑制致命性感染……库存仅余三支……优先注射……给药后三小时,患者突发超高热(41.8°C)、全身痉挛、意识丧失……记录暂停……”
伤者注射“特效抗炎药剂”后出现危及生命的剧烈反应,记录在此中断。之后连续五页被暴力撕除,纸缘犬牙交错。笔记本剩余部分仅剩下零散的物资清单或空白。
苏蔷合拢笔记本,把它和金属盒重新裹到油布里。空药瓶和撬棍留在箱外。她抱起油布包准备撤离洼地。刚直起身,右膝昨天撞击的伤处因撬箱发力被猛烈牵动,剧痛如电击般窜上脊椎!她身形一滞,闷哼一声,左掌闪电般撑住身旁冰冷粗糙的水泥块稳住平衡,才没摔倒。
她迅速屈膝坐下,卷起裤管。膝盖已肿胀如拳,大片皮下淤血呈深紫色,触之痛感尖锐。垃圾场污浊的环境下,开放伤口的感染几乎是必然。
她盯着肿胀的膝盖,脑海中回放日志里“感染风险极高”的警示,以及那引发剧烈反应的“特效抗炎药剂”。金属盒里那些浑浊药液,是否就是当年之物?其效力或毒性是否随岁月衰减或变化?
待膝盖疼痛稍缓,苏蔷左手紧抱油布包,右手借力水泥块,腰腿协通发力,像猫一无声而迅捷地站起,重心稳稳落在未受伤的左腿。她扫视洼地出口,确认荆棘网路径,准备沿原路折返。
就在她抬脚欲踏上起始钢缆的刹那,耳廓微动——高处传来细微的、硬物摩擦橡胶的“沙沙”声!
她瞬间收势,身L顺势伏低,紧贴水泥块阴影,目光如鹰隼般循声上掠!
右前方约二十米,一座由数百条废旧轮胎堆叠垒成的“山丘”顶端,一个佝偻的身影正背对洼地,小心地向下攀爬。那人动作滞涩,每一次移动伤腿时都显得格外僵硬吃力,正是陈伯。他粗糙的工装裤右膝处明显鼓起,似是厚厚包扎的轮廓。
陈伯专注地寻找轮胎间的落脚点,缓慢下行,似乎并未察觉洼地内的动静。苏蔷屏息伏于阴影中,左手油布包紧贴胸前,右手悄然按在腰间,那里别着那块边缘锋利的“77”号铁片。陈伯为何此刻出现在轮胎山顶?是巧合,还是循迹而来?他向下攀爬的方向,正对着她藏身的洼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