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吴道子的故事(中)
DI
SANSHIWU
ZHANG
WU
DAO
ZI
DE
GU
SHI
(ZHONG)
乾元元年(758年)正月①1,长安。
罩黑色幞头、着浅绿丝质圆领袍服、银带束腰的卢棱伽,怔然呆立于昔日吴宅所在。
梁柱委地,锦绣成灰,朱栏石阶早化作断壁残垣。
刀兵有日,离火无情,音容笑貌已转换寒霜冷风。
一袭白衣的翩翩少年悄无声息地站立在卢棱伽左后。
想不到……卢棱伽喃喃道。
狡兔必有三窟。白衣少年道。
卢棱伽默然,缓缓摇摇头,似乎内心在拒绝着什么。
卢棱伽随驾避祸蜀中,君臣在成都才得从容驻足。圣人丧偶,时时到大圣慈寺散心,遂令画工在寺画壁。大圣慈寺乃玄奘法师受戒学律场所,玄宗赐御笔匾额,等闲俗品实难入圣人眼目。随驾匠工因奔逃而惶恐,本地画师多粗鄙不堪用。龙心将愠,鸡群间走出一只呆鹤。
爱卿有信心圣人端详着毛遂自荐的卢棱伽,问道。
卢棱伽木然摇头,问道:玄奘法师西去求道,干犯关禁便有身死之虞,确实
然。未及圣人开腔,旁侧侍奉的高力士应声答道。
卢棱伽闻之不言,径自泼墨。《行道高僧》,由此面世。
此日前,他是荫蒙师恩的籍籍无名,此夜后,他是青出于蓝的冉冉新星。
圣人曾乘兴动问,爱卿既无把握,何有神勇
他回曰,人言诸恶不作方为佛教,谬也,法师犯禁岂非作恶以臣度之,为求证道必断情绝欲、施舍肉身。惟离舍,或偶得。臣画法师,效法师之舍身而已。
圣人大赞。
然而,他心中明亮,已然决意舍身、置死地而后生,究竟与师父之神韵隔着一层东西,隔着一条肉身无法跨域的沟壑,隔着一抹人力无法描摹的颜色。
这条路,穷尽一生,似乎再也望不到头。
难道,有关师父拥有宝物的传言是真的
游魂返归,回乡故人,只为了求证一个结果,一个残忍但性命攸关的结果。
六月,月夜,长安庄严寺。
夜色渐沉,四更鼓歇,头顶锥帽、以纱遮面的黑影,四顾无人,轻推开虚掩的寺庙山门,闪身而入。
黑影熟稔地绕行过天王殿,径自往大雄宝殿前来。
殿中灯火长明,借着光亮,眼见殿前树立整面雪白影壁,粉浆未久,理应新近。
环视周遭并无异样,黑影停步于影壁之前,似正以目光丈量影壁尺寸。
耳听身后风声大起,未及反应,黑影已被放翻在地,随即双臂反剪于背,贴身布囊更被来人掳去。
黑影惊骇之下,一番挣扎不得解脱,愕然诧异道:棱伽
卢棱伽默默点点头,似乎忘记了对方根本无从看到背后的自己。
既已得手,卢郎还不速速离去
嗓音清越,声如其人。
吴道子自地上起身,揉搓着被拿得发麻的双手,乜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卢棱伽,转而向白衣少年道:敢问足下
白衣少年笑道:不才皇甫,单讳轸字。
吴道子沉吟片刻,目光仍在皇甫轸周身,道:棱伽,为师布囊还来!
卢棱伽未及做声,皇甫轸笑道:吴生莫怪,不才只取应得之物,其余一概奉还。
吴道子打量皇甫轸有顷,瓮声道:足下何以得知吴某来此
皇甫轸缓缓道:吴生纵有心隐匿,终难免以画艺谋财。不才素闻吴生每作必索醇酒重金,非官宦庙宇不堪消受。浴佛①2甫过,中元②3将近,大事粉修且多屯酒水者,独庄严寺一家。惟吴生谨慎,宁干犯夜禁而身不显,不才守株以待兔,十余日矣。③4
吴道子点头道:饶万一之侥幸,足下着意固守之,可见志在必得。
皇甫轸肃然长揖道:不才确有莫大苦衷,实望吴生垂怜。
吴道子语气转缓,道:敢问足下所请
微子神笔,龙骨羊毫,蕴含造物,内藏精魄,赋命于形,画物成活。皇甫轸道。
听闻此言,卢棱伽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布囊。
足下所知甚浅,譬如管中窥豹。吴道子轻轻摇头,转而问道,令尊安在
皇甫轸道:天不假年,驾鹤多时。族亲或曰严君因郁愤而伤身。
吴道子惨然一笑,道:难怪,实乃吴某之罪愆。
卢棱伽从旁情不自禁道:难道……
吴某拔于微末,除瑕丘县尉。令尊与吴某交,志气相投,以致忘年,遂以神笔秘辛悉托之。
卢棱伽从旁迟疑道:或言师尊觊觎神器,不问而盗。
若非私相授受,吴某一介外姓,怎得凭近吴道子道。
皇甫轸微微一笑,似乎对此并无异议。
龙系天赐神物,孔甲生食之,龙魂戾气附于骨上,形同诅咒。商汤制骨为笔,三牲供养殷勤,天帝感其赤诚,惩前毖后,神迹乃现。商汤亲立祖规,神笔不可外传、不可滥用。盖因天道有常,画物成活,终悖于轮回生灭之道。人心不知餍足,得一念二,嗜欲无限,动静不节,势必造物泛滥,穷竭地养之力。五百载殷商,终于帝辛,微子卷怀隐匿,终立宋国。久窥神物不得,三家灭宋,皇甫趁乱纳之。①5
如是,盗窃者岂非皇甫卢棱伽怔道。
吴道子面向皇甫轸道:令尊欲寻微子后人,返归完璧,然族人皆罪之。
皇甫轸点头道:诸蛇鼠不足论。
恐族人智短欲长,终难免于荧惑之灾,嘱吴某仿效微子之举,皆出令尊之筹画。②6
皇甫轸又点头道:严君自惜羽毛,不忍操切同宗,反为宗亲所胁,实乃迂腐至极。
言语如此残忍地漠然,卢棱伽不觉眉关紧锁。
神笔虽非皇甫私产,吴某受之于令尊,汝欲承之,亦属当然。然足下执著,料所图甚大,为名耶为利耶为仇耶
皇甫轸冷笑一声,不屑道:还道吴生卓然不群,定然别有高论,孰料止徒增笑尔。不才疏懒,淡薄功名,不务族事,惟至爱佚于世,念兹在兹,终成挂碍。欲借笔力自解相思,愿足则从此江湖两忘。神笔既归吴生,不才无意夺爱。
吴道子捋须道:天道平衡,得一必失一,得愈隆,失愈重。赋命于形,恰如贿阴曹、买造物,吴某意气懵懂,画马驴成活③7,或摧经脉,或损肢节,经年方愈。足下慎熟虑之。④8
皇甫轸长揖再拜,意态决然。
长逾二尺⑤9,乳白泛黄,材质颇似象牙,羊毫罩有檀木笔套,握持处缠绕数层红绸。
伴随着吴道子吟咏咒语,皇甫轸匆匆扯去红绸,右手五指握上笔杆,旋即双目充血,胸喘肤汗,继而乏力跌坐在地。
卢棱伽暗中压抑着无边的疑惧,旁观不语。
沉吟坐幽室,相思转成疾。自恨往还疏,谁肯交游密⑥10。
唇间吐出诗句,皇甫轸强打精神,斜倚影壁撑起,慢慢稳住身形。
羊毫凭空生出烟墨,汁液点滴笔端垂落,皇甫轸提肘悬腕,挥毫题壁,丝线千条,由简入繁,明暗相映,凹凸有致。
青丝倒梳,单刀半翻髻富贵雍容,霞帔横舞,霓裳羽衣曲轻盈飘摇⑦11。
步摇颤颤,璎珞咚咚。桃花有情,春水不波。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⑧12。
皇甫轸面色晦暗、两腮塌陷,双眸却愈发熠熠生辉。
吴道子早识得画中之人,不觉为皇甫轸之痴,发一声喟叹。
京城一别,阴阳永隔,囹圄夜长,三姐孤单否皇甫轸痴痴望着画中人,低语道。
轮回有道,逝者已矣。足下又何必不自量力吴道子意味深长道。
世人皆曰可杀,如不才亦弃三姐而去,天地之大,竟无一人护佑,不胜悲哉
云泥有殊,霄壤有别。既然难配佳偶,足下应知进退。
皇甫轸呆滞道:不才固知之。万花丛中纵有千般美景,吾心已似秋叶枯木。
吴道子摇摇头,无从劝解。
画作告成,不知天赋使然,抑或苦练多时,虽不及人书俱老,倒也流畅圆通。
皇甫轸红着眼睛,发狂嘶吼道:为何三姐还不成活
吴道子缓缓道:欲物成活,不可欺神,需奉献以牺牲。诺成之后,则点化双睛。吴某痴长数十载,亦未敢轻涉画人,盖人命之重大,惟禳祭以他人。救一人杀一人,不知其可。
皇甫轸仰头长笑,回光返照般重现几分往昔的潇洒倜傥,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若天不遂人愿,徒活百年又有什么意思
言罢,皇甫轸咬破舌尖,向笔毫喷出一口纯阳之血,随即重重地点按在画中人的秋水双目之上!
*
*
*
1①
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十月,唐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十二月玄宗自蜀地归长安。次年(758年)改年号为乾元。有研究称卢棱伽随玄宗入蜀,期间留下诸多作品,大获名声。
2①
佛诞节,又称浴佛节,据地区和民族不同有四月初八、二月初八、四月十五、腊月初八等区别,唐朝汉族聚集地区多采四月初八。
3②
七月十五,道家称为中元节,释家则称为盂兰盆节,为佛教本土化产物,传入日本后至今仍保留。
4③
唐朝例行宵禁,偷偷夜出会受打。据古书所载,吴道子深爱杯中之物。好吃贪嘴,总会被人抓住行迹。
5①
如果有神笔画什么出什么,那么地球爆炸只怕在须臾之间,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人心不知餍足,不应该怪罪于造物。
6②
没有见识的亲人,只怕比敌人更为可怕。
7③
有传说,吴道子为僧人画马,夜间马便成活,去田间啃食庄稼,日间农民寻来,见画中马口里含着青苗。还有传说,吴道子受恶僧侮辱,怒气之下画驴一头,驴随即活过来大闹寺庙,恶僧苦苦哀求,吴道子才把驴收回画中。
8④
世间有物质不灭、等量变换的道理,用一两只鸡就想求风调雨顺、升官发财也未免太投机,何况最后还会把鸡肉拿走。
9⑤
唐朝尺有大尺、小尺,具体长短说法不一,暂取30厘米之说。
10⑥
出自张鷟《游仙窟》。张鷟卒于740年,成书时间虽不可查,应早于此。张鷟著作甚得日本的追捧,《唐书·张荐传》记载;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此书在中国已失传,直至清末杨守敬自日本抄回,经鲁迅推广而驰名,可谓出口转内销。
11⑦
据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又令宫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佩七宝璎珞,为霓裳羽衣之类。曲终,珠翠可扫。据此推知当年着装潮流。
12⑧
出自曹植《洛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