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西郊,山脚下有一条狭窄的老街,名叫“中和巷”。街名来源已不可考,现存的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遗留的砖瓦房,多为老旧无人居住,白日尚且冷清,到了夜晚更是人迹罕至。
案发的那天是个雨夜。
4月6日晚上九点十五分,江州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起报警电话。报警人是住在中和巷32号的独居老人方翠芝,她的语气慌乱、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出……出人命了!隔壁、隔壁的老沈,倒在血里了,我、我刚看到……”
值班民警迅速确认位置,通时联系最近的派出所巡逻车赶赴现场。十五分钟后,第一批到场警员进入中和巷时,雨还没停,小巷泥泞不堪,巡逻车勉强开到巷口,只能徒步深入。
老沈家住在33号,是一栋三层半的老砖楼,一楼为杂物堆放室和厨房,二楼是卧室,三楼有阳台和储物间。门是虚掩着的,门锁未损,房内灯光微弱,空气中夹杂着潮湿和血腥气。
尸l就在二楼卧室门口。
死者仰面朝上,穿着深蓝色睡衣,胸前被利器贯穿,鲜血早已凝固成暗黑色,浸透了木地板。他的表情扭曲,双眼大睁,似乎死前受到极大惊吓。屋内没有明显打斗痕迹,桌面有一副未收起的象棋盘,一杯凉掉的茶水,一本翻开的杂志。
负责现场初勘的民警很快发现几个异常点:
第一,门窗无撬动痕迹,显然是熟人作案或内部人作案;
第二,楼道里残留有两处极浅的湿泥脚印,疑似雨夜进屋留下;
第三,死者掌心紧紧握着一根细长的物品——是一只银色的女士发夹。
初步排除入室盗窃的可能性,死亡时间推测在晚上八点至九点之间。
接报案后不到半小时,刑警队队长程望和副队王佳带队赶到现场。程望查看尸l与现场环境后,皱眉道:“不像是冲动杀人,凶手下手极稳,直中要害。没有拖拽,没有多余伤口——像是精心预谋。”
“发夹这东西很怪。”王佳拿着密封袋中的证物,“死者是个单身退休工人,无子女无配偶,生活规律,邻里都说他孤僻,怎么会握着一只发夹?”
“不是他捡的。”程望走进卧室观察床头,“你看,床头柜抽屉被拉开过,但没有翻乱的痕迹。这夹子很可能是凶手留下的,而死者在垂死前抓住了它。”
“你是说,凶手是女性?”
“至少,是女性特征强烈的人。”
现场初步勘验完毕,技术组开始布控,尸l连夜送往法医中心进行尸检,整个中和巷也被临时封锁。
案情传回市局时,值班领导表态:此案虽然暂看只是一起单人命案,但由于案发环境特殊、凶手疑似熟人且具备反侦查意识,指示刑侦一组立为一级调查案件处理。
程望回头看了一眼老宅昏黄的灯光,低声对王佳说:
“一个没有社交的老人,突然在深夜被刺杀,而线索只剩一个女人用的发夹……我们必须从他的过去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