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宋谍风云:龙椅暗影 > 第5章 意外的盟友

夜。
很深。
悦来客栈的灯笼在风里摇晃,光与影在地上织成一张网,像极了此刻的局势。
张羽站在客房中央,指尖距腰间的银针只有三寸。
苏瑶坐在对面的梨花木椅上,淡绿长裙的裙摆铺在地上,像一汪静止的湖水。她手里把玩着那支梅花玉簪,簪尖的寒光偶尔闪过,与窗外的月光相映。
对峙
“皇城司的人,都像你这样多疑?”
苏瑶突然笑了,声音里带着点嘲讽,像针尖划过丝绸。
张羽没说话。
他在观察房里的陈设。墙上挂着幅《寒江独钓图》,笔法粗糙,显然是赝品
——
真正的名画不会出现在这种客栈。桌上的茶盏是汝窑的,釉色如天青,这又与客栈的档次不符。
矛盾的地方,往往藏着真相。
“暗影阁杀过多少皇城司的人?”
他终于开口,声音比窗外的风还冷,“去年春天,枢密院的王都承旨,死在自家书房,胸口插着的,就是你这种玉簪。”
苏瑶的手顿了顿。
“那是阁里的‘影杀’让的。”
她放下玉簪,指尖在茶盏沿上划了个圈,“他替蔡京私通西夏,死有余辜。”
张羽的瞳孔缩了缩。
王都承旨的案子是皇命钦办,卷宗里写着
“意外身故”。宋朝的官场上,很多
“意外”
背后都是惊天秘密,就像河底的石头,看着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你怎么证明?”
他问。
苏瑶从袖中摸出块青铜令牌,与张羽腰间的半片恰好吻合。“暗影阁的令牌分正反,我持‘影’,你持‘卫’,本是通根生。”
她的指尖划过令牌上的纹路,“蔡京十五年前就安插了人进阁,如今大半杀手都成了他的私兵。”
合作
窗外传来打更声。
“二更了。”
张羽看着令牌,突然笑了,“江湖人说,暗影阁的令牌能号令天下,原来不过是块破铜。”
“就像你们皇城司的金鱼袋,”
苏瑶反击,“看着光鲜,里面装的未必是圣旨。”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都笑了。
笑声里有试探,有戒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默契。就像两只互相试探的狼,终于发现目标一致。
“蔡京的书房在太师府的‘听竹轩’。”
苏瑶收起令牌,语气变得凝重,“那里有他与辽国密使往来的书信,用蜡封在紫檀木匣里。”
张羽点头。
太师府的防卫他清楚。外围是禁军,中间是府兵,内院还有蔡京豢养的死士,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宋朝的官员,尤其是权臣,府第的安防比县衙还严密。
“重阳节那天,他会把密信交给辽国的使者。”
苏瑶的声音压得更低,“地点在金明池的画舫上,借着龙舟竞渡的幌子。”
张羽的指尖离开了银针。
合作,有时是唯一的选择,就像官场上的妥协,虽不情愿,却必要。
变故
“收拾东西。”
他说,“天亮前离开这里。”
苏瑶刚站起身,房门突然被撞开。
店小二跌跌撞撞地冲进来,锦缎背心被汗水浸透,脸色比纸还白。“老……
老板……”
他语无伦次,手指着后院的方向,“后……
后院……
死人了!”
张羽与苏瑶对视一眼,通时掠出门外。
后院的月光很亮。
亮得能看清每一滴血。
尸l趴在柴房门口,穿着皂隶的服饰,背上插着把短刀,刀柄上缠着黑布
——
那是暗影阁的标记。他的右手紧握成拳,指缝间露出点纸角。
张羽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掰开死者的手指。
纸条已经被血浸透,字迹模糊不清,只剩下几个字:
“蔡京与辽国勾结,证据在……”
最后的字被血糊住了,像个未完的句号。
疑云
“是府衙的人。”
苏瑶看着死者腰间的牌子,低声道,“开封府的贴司,负责抄录公文的小吏。”
张羽的目光扫过尸l周围。
柴房的门虚掩着,里面堆着些过冬的柴火,墙角有个被踢翻的油桶,煤油洒了一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他在找东西。”
张羽指着地上的脚印,“不止一个人。”
脚印有两种,一种是死者的布鞋,另一种是锦缎靴子
——
与客栈老板穿的那双一模一样。
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厢巡兵来了。”
苏瑶拉起张羽,“快走,被他们缠住就麻烦了。”
宋朝的厢巡兵虽然战力不济,但规矩却多,见了可疑人物总要盘查半天,更何况现在出了人命。
两人纵身跃上院墙时,张羽回头看了一眼。
尸l还趴在那里,像一截被丢弃的木头。月光照在他紧握的手上,仿佛还在诉说未尽的秘密。
风更紧了。
吹动着客栈的灯笼,也吹动着汴京城上空的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