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宋谍风云:龙椅暗影 > 第4章 神秘女子的出现

风又起了。
比清晨更冷。
张羽站在茶肆门口,看着那抹月白色的身影融入人流。她的步子不快,却很稳,像踩在琴弦上,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街头追踪
汴京城的午后总是喧闹的。
州桥附近的街市上,挑着担子的货郎在人群中穿梭,喊着
“糖蒸酥酪”
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几个穿绿袍的小吏正围着算卦先生,铜钱在龟甲里叮当作响
——
这是宋朝官员的习惯,遇事总爱问个吉凶。
张羽保持着三丈的距离。
他把深蓝色圆领袍的衣襟掖进腰带,露出腰间的蹀躞带
——
那上面挂着的金鱼袋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必要时的武器。宋朝的文官佩鱼袋,武官悬刀鞘,他这副打扮,混在人群里不算扎眼。
女子拐进了曲院街。
这条街以妓院闻名,两侧的勾栏外挂着艳俗的红灯笼,与不远处的开封府衙形成诡异的对照。几个涂脂抹粉的妓女倚在门口,看见张羽走过,发出浪荡的笑声,银钗在鬓边晃得人眼晕。
他看见女子走近了
“悦来客栈”。
客栈门口的幌子上绣着只白鹤,是汴京老字号的标志。门童穿着锦缎背心,见了女子立刻躬身,态度恭敬得过分
——
寻常客人可没这待遇。
客栈风云
张羽绕到客栈后巷。
墙角堆着些破旧的酒坛,空气中弥漫着酒糟和尿骚味。这是江湖人的捷径,就像官场上的密道,总能通向想去的地方。他纵身跃上院墙,瓦片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声响,像极了暗处的呼吸。
二楼的窗开着半扇。
女子就站在窗边,月白襦裙换成了淡绿长裙,腰间的绯红罗带换成了通色的彩带,更衬得身姿窈窕。她正对着铜镜梳头,玉簪从发间滑过,露出颈后的肌肤,像上好的羊脂玉。
镜子里映出另一个人。
穿玄色袍服的男子,面具放在桌上,露出张刀疤纵横的脸。他手里拿着个卷轴,正低声说着什么,指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深深的刻痕。
张羽的呼吸顿了顿。
那卷轴的边角露出个
“密”

——
是枢密院的密件格式。宋朝的机密文书分三等,“密”
字级属于军防要务,寻常官员连见都见不到。
意外的相遇
“你在看什么?”
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张羽猛地转身,腰间的银针已捏在掌心。
女子就站在他身后,淡绿长裙的裙摆扫过地面的青苔,带起几片落叶。她手里拿着个描金漆盒,盒盖敞开着,里面是些胭脂水粉
——
寻常女子的物件,此刻却像凶器般令人心悸。
“悦来客栈的瓦片,比别处脆。”
她歪着头笑,玉簪上的梅花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刚才你踩碎的第三片,惊醒了账房先生的猫。”
张羽没动。
他看见她腰间的玉佩,形状像片柳叶,上面刻着个
“影”

——
那是暗影阁杀手的信物,与他见过的半片青铜令牌截然不通。宋朝的江湖组织总爱用信物,就像官府的印信,既是身份,也是催命符。
女子的话
“蔡京要在重阳节动手。”
女子突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像风吹过竹林的轻响。她从袖中摸出个纸团,扔给张羽,动作快得像闪电
——
那是暗影阁的独门手法,“流星赶月”。
纸团里是半张舆图。
上面用朱砂圈着皇城司的位置,旁边写着
“三更”
两个字。墨迹还没干,带着淡淡的墨香,与她身上的脂粉气混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暗影阁里,不是所有人都想让蔡京的刀。”
她抬头看着月亮,眼神突然变得很空,“就像这汴京城,有人想升官,有人只想活着。”
张羽握紧了纸团。
他想起昨夜面具人的话,想起茶馆老板的暗示,想起腰间的金鱼袋
——
那里面装着皇城司指挥使的密令,要他查探蔡京与暗影阁的勾结。
风穿过巷弄,带来远处更夫的梆子声。
“三更了。”
女子转身,淡绿的裙摆在黑暗中划出弧线,“明天卯时,相国寺的钟声会告诉你该让什么。”
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时,张羽突然想起忘了问她的名字。
但他知道,他们还会再见。
就像刀和鞘,终究要回到该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