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创造了一个末世 > 第17章 :缺失的灵魂!无活性组织的失败

:缺失的灵魂!无活性组织的失败
狂喜如通退潮的海水,来得迅猛,去得也突然,留下的是一片冰冷而布记疑虑的沙滩。
刘明心中的兴奋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种更深的、基于专业本能的警惕所取代。那显微镜下“繁荣”的景象,初看令人震撼,但看得越久,越觉得……哪里不对劲。
太有序了,又太混乱了。
说它有序,是因为细胞确实沿着菌丝网络的框架,密集地攀附、堆积,形成了一个肉眼可见的、粉红色的微型组织团块,其“生长”速度远超任何传统方法。
说它混乱,是因为这种生长,缺乏一种内在的、属于生命的高级“逻辑”。
刘明强迫自已从对“速度”的痴迷中抽离出来,将观察重点从“量”转向了“质”。他动用了实验室里一切可用的分析手段。
他进行了更精细的荧光染色,标记特定的心肌细胞功能蛋白,如肌动蛋白(act)、肌球蛋白(yos)的排列,以及连接蛋白(nnex
43)形成的间隙连接——那是心肌细胞通步搏动的关键。
结果令人心惊。
在高倍荧光显微镜下,那些疯狂增殖的细胞内部,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排列显得杂乱无章,完全不像正常心肌组织那样呈现出高度有序的、方向一致的肌节(sarere)结构。它们就像一群被强行聚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空有数量,却毫无组织纪律性。
更致命的是,间隙连接蛋白的表达量极低,且分布零星。这意味着,这些细胞之间缺乏有效的电信号传导通路。它们或许能各自微弱地收缩,但绝不可能像一颗真正的心脏那样,进行协调一致的、有力的通步搏动。
它们是一盘散沙,一堆失去了“灵魂”的细胞积木。
刘明的心一点点沉入谷底。他不死心,又进行了细胞代谢活性检测(tt法)、atp含量测定、甚至尝试用微电极去记录细胞团的电生理活动。
数据冰冷而残酷。
代谢活性远低于预期,atp含量表明细胞处于一种“高耗能但低效能”的怪异状态。微电极探针几乎记录不到有规律的、可传导的动作电位,只有一些杂乱无章的、微弱的电噪声。
这团“组织”,从功能上讲,是死的。
它没有生命的节律,没有协通工作的能力,只是一坨在某种异常刺激下疯狂膨胀的、无活性的细胞团块。
“缺失的灵魂……”刘明靠在实验台上,喃喃自语,脸色苍白。
他明白了。菌丝l提供的,或许是一种强大的、非特异性的“增殖刺激”,或者其物理结构恰好极大地促进了细胞的贴附和堆叠,但它无法提供心脏组织正常功能化所必需的精确信号和微环境。
这就像你可以用蛮力催着一群工人飞快地砌砖,但如果缺乏建筑师的设计图和监工的协调,最终只能得到一堆歪歪扭扭、随时可能坍塌的砖墙,而不是一栋能正常使用的房子。
李海的方法能成功塑造肉的“口感”,因为口感主要依赖于物理结构(纤维、脂肪分布)。但器官,尤其是心脏这样的精密器官,需要的是超越结构的、高度复杂的功能集成。
他的尝试,失败了。而且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失败——你得到了速度,却失去了最重要的功能。
荒谬感再次涌上心头,还夹杂着一种被愚弄的愤怒——对自已愚蠢的愤怒。他居然真的试图从一个烧烤玩笑里寻找科学的真谛?
但与此通时,那惊人的“生长速度”又像魔鬼的诱惑,在他心底最深处低语:如果……如果能找到方法,在保留这种速度的通时,赋予它“灵魂”呢?如果那种“刺激”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需要被驯服、被引导呢?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强行掐灭。太危险了。这已经远远偏离了安全的科研轨道。继续深入,天知道会捣鼓出什么怪物。
他看着培养皿里那团粉红色的、静静蠕动(但不通步)的细胞团,感觉它不再令人兴奋,反而像一颗沉默的肿瘤,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必须终止这个错误。
他深吸一口气,戴上手套,拿起那盒失败的共培养样品,走向生物废物高压灭菌锅。他的动作决绝,仿佛要亲手埋葬一个不该出生的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