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帝王话音落下,内殿之中陷入沉默,唯余炭盆里银丝碳烧的噼啪做响。
帝王未曾直接回答,玉珺心中便明白了,答案怕是后者。
玉珺稍稍坐直了些身子,将手一点点从他的掌心抽出,退而求其次地发问:“陛下打算如何安置崔大人?”
她没有争吵,没有质问,这样赵砚徽不得不顺着去想那崔远枕之事。
在他看来,其实不过一个小小的知州,他当时确实因王氏案一时不悦才有意不去理会对其的处置,没有放此人离开,但毕竟也是颇有才干之人,留京吃些见不得光的苦头,敲打一番即可。
不过若珺儿想宽恕此人,他还是愿意用此事来哄珺儿高兴的。
赵砚徽重新去握玉珺的手,进而扣住她纤细的手腕轻轻抚着,低声如同夫妻间的耳语:“珺儿想如何处置?”
“放崔大人回鄞州赴任,再处置余允弦。”
赵砚徽眉心微动:“放人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这余允弦毕竟是国公府的世子,随意处置实在有些不合规矩。”
玉珺并不退让:“难道身无官职之人,便指使朝廷命官,这便合规矩了?他敢行如此出格之事,是谁给的他底气,陛下难道就不怕他日后在行什么荒唐之举?”
玉珺语气沉沉,她知晓帝王坐在这个位子上四年,已经养成了多疑的性情,唯有将此事向梅坤身上引,才能逼得帝王处置了余允弦。
“陛下可知,雪夜的围场,是会死人的。”
赵砚徽沉默半响,才幽幽看向她:“珺儿,你是故意的。”
故意提起他将她留在围场的事,故意惹他生愧?
他握着她手腕的手紧了紧:“我不信你真得想为个半路冒出来的知州,非要去处置国公府的世子,你究竟是非要与梅坤过不去,还是同我过不去?”
玉珺听了只觉额角猛跳了两下,既可笑又烦躁:“陛下多心了。”
崔大人为官清正,她为何不能为这样一个人讨一个公道?
她如今身处妃位,能做到的事本就比寻常妇人多,既然不可能立即离开,哪在身不由己的处境之中,那为良善之人讨一份公平,也不枉费她在宫中延挨。
可赵砚徽不信她的话,可大抵是不想同她继续吵下去:“你想如何?”
“听凭陛下做主便是,陛下觉得此事若依国法处置,余世子该当如何?”
赵砚徽喉结滚动,半晌不答话。
他不想处置余允弦,还是因想给梅坤一个面子,虽已经起了日后不再重用梅坤的心思,但那是日后又不是现在,若真将人处置了,他与梅坤的君臣之谊便是真的毁了。
可玉珺就这样不愿退让半分,平静地凝视着他,好似他只要拒绝,就会继续来说和离的话威胁他。
对,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