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沉,大伙儿似乎没有回程的意思。
“咱今夜要在沙漠里过夜吗?”胡梭问。
“乍了,好小子,你来都来了,不体验一下沙漠的夜晚,再回去吗?”林教授眯着眼睛,有几分沙狐的模样。
王强一番操作猛如虎,选址、搭篝火,期间还抽出手来指挥胡梭将帐篷给搭好。
之后,胡梭就在那篝火旁写写画画,等着开饭。
“小子,画够了吧?肚子不打鼓吗?”胡梭猛得抬头。
只见篝火上馕饼火候差不多了,羊肉也滋滋滋冒油。
“王强大哥,您真是深藏不漏。”胡梭接过王强递来食物,由衷地说道。
教练则咧嘴一笑,火光映照着他古铜色的皮肤,“我哪怕哪天不去做滑翔伞教练了,改去卖烧烤,也能活下去。”
他利落的扯下一块烤得喷香的馕饼,又用匕首削下一大块的羊肉,递给胡梭。
胡梭接过食物,馕饼烤得恰到好处,羊肉也不错,油脂就在嘴里化开;配合一杯薄酒,似乎驱散了白天飞行带来的疲惫,脑子更加清醒了。
胡梭咽下口中的食物,迫不及待要跟林教授沟通今天获得的灵感——
“您看哦,教授,之前我的无人机飞播种子锦囊计划,不是成活率特别的低吗?您不是说,其实我精心准备的让种子启程的锦囊,不过就是监狱而已,会将种子闷死在里面吗?”
林教授抬眸看了胡梭一眼,有点惊叹于他的执着。火光映照着他眼中跳动的、比火焰更炽热的光芒。
“今天玩沙漠滑翔伞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捡起一根小树枝,在篝火旁相对硬实的地面上,写写画画的。
“如果我们将种子锦囊这样设计,如子弹那般,拥有足够的重量和初速度。而我的无人机则负责低空将它们弹射。让它们在空中旋转着,获得巨大的动能,然后嵌入沙土里。您觉得怎么样?”
“将种子设计成子弹型?”旁边的教练也听着,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对,或者更加准确来说,是流线型。甚至头部可以设计成利于破沙的尖锥。”
“你的无人机这些不是负责播散种子了,而是负责弹射?”教练问。
“对,当无人机飞到预定高度和位置,计算好风速和落点后,弹射舱打开,不是抛洒;而是利用小型电磁弹射或者压缩空气装置,将种子锦囊给弹射出去。”胡梭解释说,“就像巴图大哥驯养的猎鹰,从高空俯冲锁定猎物一样!”
说起这个比喻,教练一下子就明白了,“哟点意思。”
“可是,你不怕你的种子锦囊,就在被弹射的瞬间,就炸开了吗?”他问。
“不怕,我的种子锦囊设计足够的坚硬;大哥,你小的时候,捡过那种橄榄型的野果子吗?就是得像那样的,那样的种子其实,不经过火烤,是发不了芽的。因为它们的外壳足够坚硬。”胡梭解释说。
“那既然你的种子锦囊涉及得有点分量,又是为什么什么呢?”王强问,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种子,特别是风媒的种子,就应该轻飘飘的,这样才被风带动。
“我让我的种子锦囊设计得有点分量,就是为了让它可以摒除风的干扰啊,咱们要精准、顶点播放,怎么可以让风干扰呢,就让它直接的砸向地面。”胡梭说着,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点激动,“甚至,为了保证种子不偏航,我还给它带上一对旋翼。”
“这旋翼又是为什么呢?”王强问。
“就是为了让它在落下的过程中,能旋转起来,一旦旋转起来,就获得一个角动量了。大哥,你玩过陀螺吧,那陀螺之所以能保证方向,就是因为有一个角动量。”
胡梭用树枝在地上用力戳点着:“我的无人机将它们弹射出去,让它像子弹一样,无视低空气流的干扰,垂直砸向地面,巨大的冲击力足以让它深深嵌入沙层深处。这样是不是就能解决我们曾经讨论过的,无效嵌入泥土还有后续怕动物吃掉的问题呢。”
火光跳跃,映照着林教授陷入沉思的脸。他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
“流线造型——动能嵌入——精准弹射——这想法很大胆。”
“可是——”教练继续提问,“你的种子锦囊设计得沉甸甸的,又硬,那它什么时候裂开,让里面的种子透透气呢?”
“落地的瞬间啊。”胡梭往王强那边挪了挪,向他展示自己的设计稿,“大哥,你小的时候,玩弹弓的时候,用那种橄榄型的种子作为子弹吗?”
“有是有。”
“那你有没有留意过,你弹出去的种子,后面有没有发芽?”胡梭追问。
“哎,我怎么会留意一颗野种子。”
“可是它们确实被弹射落地后,发芽了,因为落地的瞬间,坚硬的外壳被砸裂了;开出了一道裂缝,不是粉碎,而是开出了裂缝哦,这样既能保证种仁往下钻,保护它最后一程;后面也不会妨碍新生的根,钻出来。”
“哦,那就是你的设计附带‘开壳’效果。”说着,王强搭着胡梭的肩头,“好小子,你真不错,将飞行器给玩出花来了。”
林教授也连连点头:“确实,你这个想法真的很妙,有那种落地开花的效果。”
“可是——”他话锋一转,“问题也不少。”
说着,他用树枝点了点胡梭画的“种子弹头”。
“这对于你的材料与结构强度要求很高啊。既要又要的。从几十米以弹射初速砸下来,你怎么保证它不是粉身碎骨,而是仅仅是裂开一道缝隙呢。万一连外壳都粉身碎骨了,里面的胚芽还能活吗?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外壳,它要足够硬以维持流线型穿透沙层,又要在冲击的瞬间产生裂纹。这个门槛可不低啊。”
林教授的问题精准地打在胡梭构想中最脆弱的环节上。
篝火“噼啪”地燃烧着,映照着胡梭脸上兴奋的光芒渐渐被凝重取代。
还是这样,一个问题看似解决了,后面会有无数的问题随之而来。
教练听着也默默点点头,他认可“精准控制”和“适度力量”才是关键:“鹰抓兔子,也不是越猛越好。太高了俯冲下来,鹰自己也可能摔伤;力道和角度,要刚刚好。”
“看来,我得回去,跟我的团队再研究研究。”胡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