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34章  像子弹那般,打入地面

看着这颗种子义无反顾地、垂直地、狠狠地砸向沙面。
胡梭虽然不能目睹,却能想象后面的过程。
这颗沙拐枣的种子凭借着自身的沉甸甸的重量还有尖锐的头部,从高空坠落后,将会精准地刺入松软的沙面,不带一丝犹豫的。
跟那轻飘飘的种子不同,它有分量和速度,为此能跟子弹一般砸下去,然后深深地嵌进入。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
更妙的是——
就在落地的刹那,它那外壳会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冲击力而直接裂开。
咔嚓!——一声
深褐色的硬壳应声而裂,细小的、不规则的坚硬碎片会四散开来。
这不是毁灭,这才是新生的开始。
毕竟,这类种子需要涅槃而生。
坠落——着地的过程,正好,完成了涅槃的过程,摒弃了坚硬的外壳,里面的种仁才得以见天地。
就那般,种子最为核心且宝贵的种仁,包裹着胚芽,如同一颗剥去外壳的弹芯;没有丝毫停顿和反弹,干净利落地、决绝地继续向下猛冲!
种仁,在残缺的外壳的保驾护航之中,最终会如钻头那般,狠狠地凿穿了松散的浮沙层!
最后,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最后,沙面上仅仅会留下一个小小的、微不可查的撞击坑。
又瞬间被风沙给抹平,没有人知道那是那颗种仁的最终归宿。
它已经安全了,完成了生根发芽的关键一步——
褪去坚硬的外壳,深深没入沙层深处,直达下方相对潮湿区域。
后面,只需一点点水汽将它唤醒就可以了。
胡梭的心里咯噔一下。
“这难道便是自然界的深钻智慧?”
仿佛能与这些种子对话那般,胡梭看到了沙拐枣的种子无视气流、垂直砸地、外壳抗裂的过程,这些原本是它们发展进化出来的对抗风沙的生存密码,如今看来居然跟胡梭想要通过无人机做的飞播事情,如此的契合。
“硬壳——旋转——钻进泥土——硬壳开裂——”这几个词此刻就在胡梭的脑海中不断地回荡,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无人机带着种子锦囊完美的复刻整个过程:
先是无人机携带特制的种子锦囊升空,低空盘旋;这种理想的种子锦囊,应该是有一定的分量的,流线型的。
然而是无数的流线型的“种子钻头”,它们带着璇翼,从无人机的种子舱里弹射而出。
对,是弹射而出;不是轻飘飘地散。
这些种子在掉落的过程中,迅速捕捉到气流,然后高速旋转起来;
因为旋转,它们有了陀螺般稳定的角动量,还有钻头一般的穿透能力,就跟竹蜻蜓那般;因此它们不再随风摇摆,而是利用自身的重量和旋转动能,深深的钻入沙土当中。
触碰地表的瞬间,还有钻沙土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恰到好处地将仿生外壳给震碎,露出了一些缝隙;恰好也是这些缝隙,让出生的根部,能钻出来,接触到真正的土壤。
这个模型,不正是兼顾了子弹的穿透力,螺旋型的种子利用风进化出来的智慧,冲击开壳的契机吗?
突然他的心里咯噔一下,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陌生。
这个种子从高空坠落暴力嵌入泥土的过程,就如同一把钥匙那般,打开了胡梭记忆的一闪门。
时光流转之间,他仿佛看见了一个炙热的夏日午后,村头一堵废弃的、布满裂缝的夯土老墙,还有一群吵吵闹闹的熊孩子。
他们手持弹弓,那是一个树杈削成的,橡皮筋则是从废旧自行车内胎上剪下来的;至于子弹吗?则林林总总:有鹅卵石,晒干的泥丸,还有一种灌木结出的坚硬果实。
那果实也是这样,酷似微缩的橄榄核,两头尖尖,致密坚硬。
有时,就用它,熊孩子们瞄准土墙上画着的歪歪扭扭的靶子。
一松手:
子弹般的种子,就如呼啸而出,狠狠砸在夯土墙上!
然而,当时孩子们仅仅是觉得刺激好玩罢了,没有人再去关心那一颗被打入土墙的野果子最后怎么样了?
来年春天,就在土墙弹弓的弹坑处,往往会长出几株新绿。
“教练,下去,快下去看看。”胡梭叫着,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激动,他似乎想立马将刚刚高空得到的灵感和童年的弹弓记忆串联起来,将这个关于无人机飞播的灵感牢牢地握在掌心。
最后,双人滑翔伞在教练的控制下,以一个比平时更陡峭的姿态,重重地拍在了沙谷底部。在胡梭的记忆中,那颗沙拐枣的种子估计就落在此地了。
巨大的伞翼像泄气的皮球,瘫软下来,盖住了一大片沙面。
胡梭甚至来不及完全解开两人之间的安全连接扣,就扯下自己胸前的卡扣,一个踉跄跳下座鞍,朝着记忆中那颗种子的落点飞奔而去。
“胡梭!小心点!沙子很软!”教练在后面喊着,却枉然。
胡梭想第一时间,亲眼去确认一下那颗沙拐枣的种子是如何嵌入沙层里的。他的目光在沙面上四处梭巡着,却徒劳。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撞击坑。
没有种子硬壳的碎片。
也找不到小小的黑洞。
眼前只有一片浑然一体的、平滑的沙面,在晚风中扬起一阵细碎的沙子,与夕阳相互映照。
“不可能!我明明看到它落在这里的!”他甚至想徒手去挖一下种子。
背后却传来林教授的声音:“别找了。”
胡梭回头,却听见他说:“找不到,不是更好吗?”
听到此话,胡梭心里咯噔一下,“是的,找不到,更好——”
“我找不到它,其他以它为食的动物也找不到它,它就安全了。它被沙漠给接纳了,不是浅埋;而是被沙漠给接纳,藏了起来。如今,想必,它已经到达了相对稳定的沙层,等待生根的时机了吧。风沙抹去它撞击的痕迹,何曾不是另外一种保护呢。”
想到此处,胡梭的心头沁过一丝丝的凉意,似乎要抹去沙漠的燥热。
他扭头望向林教授,语气中带着些激动:“教授,我好像找到了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