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宝爹黑着脸,怒瞪了银宝一眼,居然不跟银宝说一句话,便急匆匆往家走。
村里的人见状都不好意思再跟银宝搭话,催着银宝先回家看看。
“许是你小弟在学里惹了祸,你爹生气呢。”
银宝很惊讶:“我家小弟都上学啦?”
邻居大婶点点头:“开了春就去了,你爹说,家里有了些钱,头一个就是把你的事情定下来,给你补上嫁妆,和那刘家过了礼,你就不算是童养媳,将来不会被人看不起。”
“这第二件事,就是叫你弟弟去上学,上了学,认识了字,就能去城里找活儿干,做个账房先生什么的,倒也体面。”
银宝又惊又喜。
没想到小弟都读上书了。
看来家里的境况的确比她小时候好多了。
想必她开口跟爹娘说要回来,爹娘也一定能同意。
至于要付多少赎金,就看徐翠花要多少钱。
周家已经给了二两银子了,银宝这么多年在刘家累死累活,不知道给刘家赚了多少钱。
当初那半袋小米的恩情,早就还完了。
徐翠花要是敢狮子大开口,银宝就跟她拼了。
她一路盘算着,又期待又高兴地跑回自己家。
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跟她前世回来那一次一样,重新修过了。
不再是几间茅草屋,而变成了三间砖瓦房。
院子也敞亮,墙角圈着个鸡圈,养了十来只鸡。
另一边搭了个猪棚,养着两头猪。
银宝娘正坐在堂屋门口做针线,看见银宝回来了,便放下针线笸箩,泪汪汪地扑上来。
“你这丫头果真回来了!”
这话听着有些奇怪,什么叫果真回来了?
好似银宝娘知道她要回来似的。
银宝没心思想这些。
她好久没见到自己亲娘,忍不住趴在银宝娘怀中痛哭。
“娘,我好想你啊!我做梦都在想你!”
银宝娘搂着银宝呜呜地哭:“我的好闺女,娘也想你啊!娘知道你在刘家不自在,可你哪能偷了你婆婆的老母鸡,自己跑回来啊!”
银宝愣住了。
她娘咋知道她拿了老母鸡?
一见银宝这个反应,银宝娘的心就往下沉。
“银宝,你还真的拿了你婆家的老母鸡?你爹今儿个去乡上,正好遇到泸水县的人,说是个顺路的卖货郎,你婆婆给了他几个钱,叫他来云海乡卖货的时候,经过蛤蜊湾,到咱们家来一趟。”
“巧了,你爹今早去乡上送你小弟读书去,遇到了那个卖货郎,那卖货郎正跟人打听蛤蜊湾呢,遇上了你爹,这一说话,那卖货郎就知道找对了人,便把你婆婆的话说给你爹听。”
银宝不用动脑子,也知道徐翠花嘴里没什么好话。
她忍不住问银宝娘:“娘,我婆母说啥了?”
怪不得方才她爹的脸色那么难看,见到她也不搭理,原来是听了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