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又近又远的记忆 > 第3章 想娶大王女儿的刘红卫

邻居刘家和大王家横排连着,也跟我们家隔着一堵墙。他们家有五个男孩两个女孩。他们家的女孩吃苦耐劳,上山砍柴下河抓鱼,样样都拿得出手。他们家的男孩个个人中龙凤,天天参加各种文革政治活动。老大叫刘红卫,文革时期,是我们县造反派头子,后来当了革委会主任。文革初期,我们县分成好几个政治派别,文斗武斗天天有,很是热闹。刘家老大是造反派头目,老三是保皇派头目,老二站老三,老四老五站老大。两个派别不可调和,别的时侯他们到街上游行宣传,抓人批斗,拿着长毛,扎着皮带,戴着红袖套,各忙各的不亦乐乎,只有吃饭的时间才聚在一起,开饭之前各喊各的口号,一言不和,打成一团,常常把饭桌掀了,饭菜撒一地板。我们家的二楼也能看见他们家的饭厅,堂哥吃不饱,看到一地板的饭菜直吞口水。刘红卫和刘老三都是派别头目,但两个人性格差别很大,刘红卫的能力也比老三强很多。刘老三喜欢帮助别人,顺路帮你提个篮子,挑一担水,你说谢谢,他就回答“为人民服务”。刘红卫很豪放,口才好,富有领导魅力,思维缜密,浓眉大眼,肌肉结实,身材也好,也很帅气,能量很大,脾气也大,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他大声训斥家人。他也能搞到许多别人搞不到的东西,之前他们家因为人口多,吃不饱,有一点家徒四壁的感觉,自从他当上造反派头目之后,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他喜欢的东西一般都能拿到手,只有两件事情失败了。一是看上我们家的宅基地,我们家在村里有一块宅基地,在那个年代不可多得,那是父亲革命成功后没有跟大部队北上,村里安置给父亲建房的,父亲没钱盖不了房,借住在兄弟家,这个宅基地就一直荒着,父亲在那儿种点菜。刘家人口多,住在只有两间小屋里确实拥挤不堪,刘红卫想改善一下住宿条件,他看了村子里的宅基地,认为我们家的宅基地最好,他直接找父亲问多少钱可以转让,那时的宅基地是不可以买卖的,父亲告诉他多少钱也不行,因为不可以买卖。他说借也行,借给他盖房子。父亲生气把他轰了出去。他去找村支书,村支书两方不敢得罪,躲起来不见他,如果哪天不巧遇上了就装要去参加革命活动溜之大吉。后来叔叔找他,叔叔是烈士后代又是抗美援朝战争回来的英雄,是红得不能再红的人,叔叔对他说你再打我哥宅基地的主意,小心你的狗命,他就停止闹腾了。后来他当了革委会主任后,有了城市居民户口,分配到了自已的宿舍,气质也有了干部的样子,不再大吼小叫,遇事也讲道理了很多,年龄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侯,他开始是看上大王的女儿梅,花容月貌的梅谁不喜欢呢?他让村干部去说合,大王以女儿没文化配不上领导为名拒绝了。然后他找到小王的老婆请他帮忙说合,本以为都是吃公家饭的,刘红卫还是当红领导,小王的老婆一定会乐于帮这个忙,没想到小王的老婆说他不当媒人,媒人是封建产物,年轻人应该自已自由恋爱。刘红卫碰了一鼻子灰,很生气,晚上刘老五把一推车垃圾倒在小王老婆负责打扫卫生的区域。刘红卫上班也没啥事让,每天守在大王的家门口,等待大王女儿出现,想亲自跟她表白,可是大王的女儿就是不出门,疯婆子对他一点也不客气,拿水泼他,骂声不断,刘红卫的母亲护子心切,跟疯婆子对骂,哪是疯婆子的对手,三两下就败下阵来。我无聊,经常上二楼看热闹,每次我站在二楼看,刘红卫就使劲瞪着我,恨不得把我吃了。堂兄妹都巴结刘红卫,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食物。我们家虽然在农村,但属于居民户口,每个月吃城乡居民的固定粮食供应份额,份额不多,但母亲会当家,经常将一些蔬菜搅拌在米面里让成饭团,各种口味,很好吃,我们便不用挨饿,所以我不用巴结刘红卫,母亲也常拿食物给堂兄妹,堂兄妹看到我在的时侯就不巴结刘红卫。刘红卫讨厌梅是恨不能得,讨厌我是没对他低头哈腰。我那时小,最喜欢看刘家兄弟打架,因为他们不仅打架,还喊口号,刘红卫最常喊的是“打倒法西斯”,有一次他喊时,我忽然问他啥是法西斯?他巴眨着眼睛半天,喊道:滚!我们大家都哄堂大笑,可是堂姐不笑,堂姐喜欢刘红卫,她觉得他很帅,可是刘红卫看不上堂姐,他说堂姐又丑又傻。后来有一个城里的姑娘,是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她看上了刘红卫,自已追的刘红卫,那姑娘长得很漂亮,白嫩白嫩的,头发还有些自然卷,刘红卫和她结婚,对她很好,每天上下班接送,两口子幸福美记,哪想文革结束了,刘红卫和四人帮一起都进了监狱,老婆离婚了,还控诉说刘红卫强迫她嫁。刘红卫在牢里三年,出来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又白又瘦,看着有些呆,不到四十岁,头发白了很多,说话也细声细语,完全没了之前趾高气扬的酷劲,他来看望父亲,说以前年轻不懂事,请求原谅。父亲说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好好生活,好好工作。那一年我考上了大学,那时交通不方便,南方很多人报大学志愿都嫌北京太远,流传的一句话是:以家乡为圆心,以上海为半径画圆。但是为了看天安门,我报了北京的大学,刘红卫也送了十个鸡蛋祝贺我,刘红卫已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居了,生活真是一个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