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曹操求我当女婿 > 第10章
曹节的再次“关怀”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周默因豆腐成功而产生的那点小小得意,让他重新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他依旧是那个在刀尖上跳舞、靠取悦曹操味蕾才能苟活的小厨子,稍有行差踏错,或是江郎才尽,等待他的绝不会是好下场。
“安守本分,竭诚效力”八个字,如同紧箍咒,套在他的脑袋上,越收越紧。
本分?他的本分就是每天搞出新花样。效力?他的效力就是榨干自己那点现代知识。
压力之下,周默的脑子转得飞快。豆腐之后,豆类文章暂时做到头了,得开辟新战场。天气似乎越来越热,军营中难免燥热难耐,连曹操用膳时都提过一句“近日颇觉烦渴”。
解暑、清凉、开胃…这或许是个方向。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袋绿豆。绿豆汤清热解暑,但太普通,算不上“新意”。能不能用绿豆做点别的?
凉粉!绿豆凉粉!
念头一起,周默自己都愣了一下。凉粉爽滑弹牙,清凉可口,绝对是夏日消暑神器!而且这时代肯定没有!一旦做出来,效果恐怕不亚于豆腐!
但…制作凉粉同样是个技术活,需要提取绿豆淀粉,过程比豆腐更繁琐,更考验耐心和技巧。
干!没退路了!为了活下去,再繁琐也得干!
于是,就在豆腐引发的轰动余波还未完全平息时,周默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魔法”表演。
他取来大量绿豆,同样用水浸泡。这次需要泡得更久,让豆皮软化。
第二天,他重复了类似做豆腐的前期步骤:捣碎、过滤。但这次的目的不同,不是为了得到豆浆,而是为了得到淀粉浆。他需要反复地冲洗、揉搓绿豆糊,让淀粉尽可能多地溶解到水中,过滤出绿色的淀粉乳液。
这是一个极其耗时耗力的过程。大量的豆渣被分离出来(周默看着那堆成小山的豆渣,已经开始琢磨是不是能开发个豆渣系列食品了…),得到的淀粉乳液静置在木桶里,需要等待淀粉慢慢沉淀。
等待的时间里,他又开始发愁点凝的问题。凉粉需要的是使淀粉糊化凝胶,通常用石灰水或者某种植物碱水。石灰水…军营里或许能找到?或者用草木灰浸泡过滤得到的碱水?
他再次偷偷摸向军医的帐篷,旁敲侧击地打听。这次运气没那么好,军医那里没有现成的石灰,对草木灰碱水也说不出了所以然,只含糊说有些地方用某种灰水做吃食。
周默只好退而求其次,决定采用最原始的方法——直接加热搅拌糊化!虽然成品可能不如用凝固剂的弹牙,但应该也能形成凝胶。
漫长的沉淀后,他小心地倒掉上层的清水,留下底层洁白的湿绿豆淀粉。
将湿淀粉加入适量清水搅匀成淀粉浆。大锅烧水,水沸后,改为小火,将淀粉浆缓缓倒入沸水中,一边倒一边用木棍拼命快速搅拌!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臂力和耐力的过程。淀粉浆遇热迅速变稠,阻力巨大,需要不停地、用力地搅拌,防止结块和糊底。周默咬紧牙关,双臂肌肉贲张,汗水顺着额角不断滴落,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狗剩想帮忙,却被那越来越粘稠、咕嘟咕嘟冒着泡的糊状物吓住了,完全插不上手。
最终,一锅半透明的、黏糊糊的绿豆淀粉糊终于熬成了。周默赶紧将其倒入一个浅口的陶盆中,震平表面,放在阴凉处等待它自然冷却凝固。
当夕阳西下,周默小心翼翼地将已经完全凝固、颤巍巍、弹性十足的绿豆凉粉扣出来时,巨大的成就感再次淹没了他。
成功了!虽然可能不如后世那么完美,但这晶莹剔透、触手冰凉滑腻的块状物,绝对是超越时代的产物!
他切下一小块,切成细条,加入蒜末、野葱末、茱萸粉、盐、还有一点点醋(可惜没有辣椒油和芝麻酱),简单一拌。
入口的瞬间,那冰凉爽滑、酸辣开胃的口感,让累了一天的周默几乎感动得落泪!就是這個味!夏日救星!
晚膳时分,当那盘晶莹剔透、拌着各色佐料、散发着丝丝凉气和酸辣气息的绿豆凉粉被端上去时,引起的效果甚至超过了豆腐。
据文吏后来描述,曹操见到这从未见过的晶莹之物,十分惊讶。入口之后,那冰凉爽滑、酸辣适口的感觉,在夏日的闷热中宛如一股清泉,瞬间驱散了烦渴和燥热,令人精神一振。
“此物又是何名?”曹操惊异地问,连吃了好几口。
“回丞相,此乃‘绿豆凉粉’,乃由绿豆秘法炼制,取其精华,凝练而成,最是清热解暑,开胃生津。”文吏再次复述周默那套玄乎的说辞。
“凉粉…好!甚好!”曹操大悦,“滑嫩异常,清凉解暑,孤甚喜之!赏!”
赏钱再次丰厚送达。而且,曹操特意吩咐,此物可多制,分予帐下诸将消暑。
这道命令,让绿豆凉粉瞬间在高层将领中打开了市场。
接下来几天,周默除了负责曹操的膳食,又多了一项任务——制作大量的绿豆凉粉。这把他累得够呛,但赏钱也确实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凉粉需冷藏口感更佳,但这时代哪有冰箱?即使放在阴凉处或井水里镇着,口感也会逐渐变差。
某天,一位颇得曹操器重的将军吃了凉粉后,半开玩笑地对曹操说:“丞相,此物美味,若是能再冰爽些,堪比瑶池仙品矣!”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操深以为然,对周默提出了新的要求:“凉粉甚佳,然若能使其更具冰爽之感,当为更善。”
周默听到文吏传达这个要求时,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更具冰爽之感?!在这三伏天里?!您老当我是哆啦A梦吗?能从口袋里掏出冰块来?!
他愁得在原地转圈。硝石制冰?他知道原理,硝石(KNO3)溶于水会吸热降温,但去哪搞大量的硝石?这玩意儿现在主要是炼丹和做火药用的,军营里肯定有,但他一个厨子去大量讨要炼丹材料?怕不是立刻被当成细作抓起来!
挖地窖储冰?那是豪门贵族干的事,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几乎要绝望了。难道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就要因为无法满足“更冰爽”的要求而告吹?
就在他抓耳挠腮之际,目光无意中扫过角落里那几口大水缸。那是用来储放饮用水的,缸体厚实,能保持水温相对凉爽。
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冒了出来——物理降温,加大温差!
他立刻找来狗剩,让他去帮忙找些最大、最深的陶盆陶罐,洗净备用。然后,他让狗剩不停地从深井里打水,那井水冰凉刺骨。将打上来的井水倒入大陶盆中,再将盛放凉粉的浅盆漂浮在冰凉的井水里,不断更换盆里的井水,以保持低温。
同时,他切凉粉时,刀具和案板也都先用冰凉的井水冲洗降温。这样处理过的凉粉,虽然无法真正结冰,但入口时的冰凉感确实大大增强了!
当这份经过“物理深井冰镇”处理的凉粉再次呈上时,曹操品尝后,果然觉得冰爽之感大增,虽不及真冰,但在夏日已是难得,再次给予了嘉奖。
周默又一次凭着小聪明和体力(主要是狗剩的体力),勉强过关。
但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曹操的胃口和期待已经被吊得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匪夷所思。
冰爽之后,下一个难题又会是什么?
他看着窗外炙热的阳光,心里却一阵阵发寒。这场美食冒险,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而前方的路,越来越陡,越来越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