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深渊回响
公海之上,战况激烈。
“海洋探险者”号撕去伪装后,火力远超预期。不仅有多联装防空导弹,甚至还有近防炮系统,组成的火力网死死缠住猎鹰二號和三號战机。两架歼-20凭借卓越的机动性在弹幕中穿梭,不断发射反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但都被对方异常高效的拦截系统频频阻截。
“它的防御系统有古怪!预测精度太高!”二号机飞行员艰难地规避着一串炮弹,惊呼道。
“是AI预判!和那些无人机一样的学习算法!”三号机回应,一枚导弹终于击中船尾,引发爆炸,但未能使其瘫痪。
货轮且战且退,顽固地向着公海深处移动,显然在为水下那艘潜艇争取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时,林天宇驾驶着受损的战机,死死咬住水下那个高速移动的阴影。声纳浮标不断投下,勾勒出潜艇的轮廓——流线型,无常规螺旋桨,采用泵推甚至更先进的推进方式,速度极快。
“鹰巢,锁定水下目标!速度35节,深度300,还在加速下潜!请求反潜支援!”林天宇报告,同时将战机高度压得更低,机腹几乎擦到浪尖,试图用磁异探测仪获取更精确的位置。
“反潜机和驱护舰正在全力向你靠拢!坚持住!”指挥中心回应,背景里满是各种紧急调度的声音。
突然,潜艇似乎察觉到被锁定,猛地释放出大范围声学干扰气泡幕,同时进行了一个近乎直角的高速转向!林天宇的传感器屏幕瞬间一片雪花,失去了目标踪迹。
“该死!”他狠狠捶了一下操纵杆,战机掠过干扰区域,重新校准传感器。
就在这短暂的丢失目标准星间,那艘潜艇竟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深海之中,声纳回波变得极其微弱且分散。
“它…它不见了?怎么可能?”林天宇难以置信。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也不可能完全避开他如此近距离的搜索。
“不是消失…”夏雨的声音突然切入他的专用加密频道,语气急促,“天宇!是光学迷彩加上声波扭曲技术!我们刚刚从芯片和修复数据里都发现了相关线索!它还在那里,但我们的传感器被欺骗了!尝试用红外和激光扫描水面试试!它的热信号和表面水流扰动无法完全掩盖!”
林天宇立刻照做。果然,在特定波段和角度下,海面下隐约出现一个扭曲的、与环境温差细微的热源轮廓,正在快速移动!
“找到你了!”林天宇眼中寒光一闪,毫不犹豫地发射了机载的所有轻型反潜鱼雷!数条白线窜入海中,直扑目标!
潜艇显然没料到对方能这么快重新锁定,规避动作稍显仓促。一枚鱼雷险些命中,爆炸的冲击波让潜艇剧烈摇晃,速度骤减。
但这也彻底激怒了对方。
潜艇背部突然打开一个发射口,一枚超空泡鱼雷以恐怖的速度射出,直冲林天宇的战机!这种鱼雷速度极快,在水中几乎形成空腔,阻力极小,留给飞行员的反応时间微乎其微!
“超空泡鱼雷!规避!”林天宇全身冷汗瞬间冒出,将战机性能推到极限,猛地向上拉升,同时释放出所有的诱饵弹。
鱼雷几乎是擦着战机腹部冲出海面,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然后再次钻入水中,继续追踪!它的制导系统同样先进得可怕!
林天宇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既要躲避这枚致命的智能鱼雷,又要防止潜艇趁机逃脱。
千钧一发之际,天边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两架最新型的反潜直升机终于赶到!强大的吊放声纳迅速入水,更多的深弹和鱼雷被投入海中,暂时压制了潜艇的活动空间。
那枚超空泡鱼雷在多重干扰下,最终失去了目标,自毁在远处海中。
林天宇长舒一口气,但心马上又提了起来——就这么一会儿功夫,那艘潜艇再次利用混乱,下潜到更深的、战机无法有效追踪的海域,信号变得越来越模糊。
“它要逃进深海海沟!”林天宇不甘地喊道。
就在几乎要失去希望时,通讯频道里突然传来一个虚弱却熟悉无比的声音,带着强烈的干扰杂音:
“…猎鹰…一号…听得到…吗…?…我是…高原…”
林天宇猛地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高原?!是你吗?!你在哪?!”
“…潜艇…‘海龙’号…货轮是幌子…我们…和‘初始共鸣器’…都在…潜艇上…”高原的声音断断续续,显然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秘密通讯,“…他们…要把它…运往…二号…站点…坐标…”
一串加密坐标数据夹杂在噪音中传来。
“…芯片…控制…小心…内部…有…”话音未落,通讯戛然而止,似乎被强行中断或高原遇到了危险。
“高原!高原!”林天宇急切地呼喊,但再无回应。
信息量巨大且震撼!高原小队还活着!他们和那个被称为“初始共鸣器”(极可能就是蓝色晶体或其核心部件)一起在那艘“海龙”号潜艇上!而且高原再次提到了“小心内部”!
林天宇立刻将坐标和情况报告指挥中心。
“‘海龙’号…这个代号在修复的数据片段里提到过,是‘暗星’的高速深潜运输平台!”夏雨的声音响起,带着恍然大悟,“他们抢夺‘初始共鸣器’不是为了销毁,而是要转移去另一个秘密站点继续研究!高原队长冒死传来的坐标至关重要!”
杨将军立刻下令:“命令所有反潜力量,向目标坐标集结!通知外交部,立刻照会相关海域周边国家,请求通行和协助封锁!绝不能让‘海龙’号进入国际深海通道!”
大局势的命令下达后,将军单独接通林天宇:“天宇,高原传来的最后几个字…”
“小心内部有…”林天宇重复道,心沉了下去。高原没说完,但意思再明显不过——“内部有鬼”。他甚至可能在发送坐标时已经被发现。
内部的阴影仿佛更加浓郁了。
此刻,“海洋探险者”号在猎鹰小队和赶来的海军航空兵持续攻击下,终于被打瘫在海面上,燃起熊熊大火,开始缓慢下沉。部分船员跳海逃生,被赶来的海警船俘虏。
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已经不在它身上了。
庞大的猎潜行动围绕着高原提供的坐标展开,数十架飞机和舰艇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声纳阵列一遍遍扫描着深邃的海底。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海龙”号如同蒸发了一般,再无踪迹。它似乎拥有超越当前认知的隐身技术,或者…早已通过某条不为人知的海底通道离开了预定区域。
希望再次变得渺茫。
林天宇的战机油料告罄,不得不返航。降落后,他疲惫地走出机舱,迎接他的是郑岩凝重的面孔。
“我们追踪了高原队长通讯信号的源头,”郑岩低声道,“信号不是直接从潜艇发出的,而是通过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次跳转的中继路径,最终信号源…指向基地内部的一个备用通讯节点。”
林天宇的脚步顿住了,看向郑岩。
郑岩迎着他的目光,缓缓点头:“那个节点当时的物理访问日志显示是空白的,但通过能量波动残留分析,确定在那个时间段有人非法使用过。我们内部…确实有问题。”
怀疑被证实了。内鬼不仅存在,而且可能职位不低,能够接触到备用通讯节点“而且,”郑岩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剩气音,眼神锐利地扫过机库周围忙碌的地勤人员,“我们对俘虏芯片的监控数据进行了回溯深度分析。发现就在高原队长通讯前后,那枚芯片有过一次极其短暂、异常的能量尖峰,其波动模式…不像是对外部信号的响应,反而更像是对内部某个特定指令的‘确认回复’。”
林天宇感觉一股冰水顺着脊梁骨淌下:“…确认回复?你的意思是,芯片不仅接收指令,还能在我们基地内部…发送某种确认信号?给谁?”
“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郑岩面色无比凝重,“信号极其微弱,几乎与环境噪音融为一体,接收端无法精确定位,但大致范围…就在基地核心区域。我们怀疑,俘虏之前的‘苏醒’和写下你父亲的名字,甚至高原队长能成功发出信号…这一切,可能都不是偶然或侥幸,而是被那个内鬼,或者说他背后的‘暗星’,在暗中影响甚至操控的!”
“他们用俘虏刺激我,又故意让高原传出坐标…”林天宇感到一阵眩晕,愤怒和寒意交织,“那个坐标…是陷阱?”
“极有可能。”郑岩点头,“将军也是这个判断。所以大规模的猎潜行动只是幌子,是为了迷惑对方,让对方以为我们上当了。真正的调查重点,已经转回内部。”
林天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将军有什么计划?”
“将军希望你配合,演一场戏。”郑岩靠近一步,声音低不可闻,“你需要表现得更加急躁、更加专注于追踪那个坐标和外部的‘暗星’,甚至可以对内部排查流露出不满,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分散精力。你要成为一枚躁动的‘棋子’,吸引内鬼的注意,让他认为你完全被误导了。同时,你和夏雨博士要秘密加快对芯片和数据的研究,寻找突破口。我会在暗处继续排查,我们需要里应外合。”
林天宇瞬间明白了。这是要让他成为诱饵,引蛇出洞。风险极大,但他毫不犹豫:“明白!我需要怎么做?”
“首先,立刻去指挥中心,当着众人的面,强烈要求增加对坐标区域的搜索力量,态度要强硬,甚至…可以顶撞一下将军。”郑岩指示道,“然后,关注‘海洋探险者’号俘虏的审讯,做出急于获取外部情报的样子。其他的,随机应变。”
“好!”林天宇眼神一凛,整理了一下飞行服,将疲惫和疑虑强行压下,换上一副焦躁不甘的表情,大步向指挥中心走去。
指挥中心内,气氛依旧紧张。大屏幕上,庞大的舰队仍在坐标海域反复搜索,毫无进展。
林天宇一进门,就径直走到杨将军面前,声音刻意提高了八度,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急切:“将军!搜索范围还是太小了!‘海龙’号肯定就在那片区域!我请求立刻调动更多深海潜航器,扩大搜索网格!甚至可以考虑动用战略侦听阵列!高原他们等不起!”
几位参谋和操作员都惊讶地看了过来。林天宇平时虽然锐气十足,但从未如此公开质疑上级指挥。
杨将军眉头紧锁,语气严厉:“林天宇!注意你的身份和场合!搜索方案是经过综合评估的!战略阵列岂能轻易动用?你的任务是休息待命!”
“待命?!我的战友生死未卜!敌人就在眼皮底下溜走!我们却在这里慢吞吞地…”林天宇“激动”地反驳。
“够了!”将军猛地一拍控制台,“卫兵!带林少校下去冷静一下!”
两名基地卫兵上前。林天宇“不甘”地瞪了将军一眼,重重哼了一声,转身“怒气冲冲”地离开指挥中心。
这场戏,做给了所有可能在看的人。
之后几天,林天宇“遵照命令”休息,但却“频繁”前往医疗中心,关注俘虏情况(俘虏依旧昏迷,但生命体征平稳得诡异),又“多次”通过正规渠道询问搜救进展,表现得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暗地里,他与夏雨的联络全部通过郑岩提供的加密通道进行。
夏雨的研究取得了关键进展。她发现那枚芯片的学习模仿能力虽然强,但并非无迹可循。它模仿网络协议时,总会留下极其微弱的、独特的能量签名,类似于一种“数字指纹”。
“只要它再次尝试窃密或通信,我们就有机会抓住它的尾巴,甚至…反向追踪到内部接收端!”夏雨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一丝兴奋。
同时,她对“初始共鸣器”(蓝色晶体)的数据分析也有发现。那种晶体的能量运行模式,与林天宇父亲林浩教授早年一篇被驳回的前沿理论论文中描述的“量子协同效应”模型高度吻合!那篇论文当年被认为过于激进、缺乏实验基础而被搁置。
“你父亲的理论…可能才是‘初始共鸣器’的真正基础。”夏雨得出结论,“‘暗星’或许得到了你父亲早期但不完整的研究资料,并沿着那个方向取得了危险的突破,但他们似乎卡在了最后一步,需要…‘钥匙’。”
这一切,都指向林天宇自身可能隐藏的秘密。
就在内部调查看似陷入僵局时,郑岩那边有了一个微小但重要的发现。他通过交叉比对上万条基地内部的物资调用、能源消耗和网络访问记录,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异常模式:基地内部的一台用于模拟测试大型能量武器效应的超级计算机,在过去三个月里,有数次极其短暂的、未记录的算力被调用记录,时间点恰好与几次“暗星”异常行动的时间吻合。调用者的权限伪装得天衣无缝,几乎骗过了系统日志,但在底层硬件功耗的细微波动上留下了痕迹。
而这台超级计算机的最高权限管理者之一,是…基地首席科学家,也是夏雨博士的导师,德高望重的吴岳明院士。
吴院士是“苍穹”计划许多关键技术的奠基人,也是少数拥有“朱雀”级权限的人之一!
这个发现让所有知情人倒吸一口凉气。难道内鬼竟然是他?
“不可能…”夏雨第一时间反驳,声音有些发抖,“吴老师一生奉献给国防科研,他绝不会…”
“我们没有定论,只是怀疑。”郑岩冷静地打断,“但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我们需要证据。”
如何证实?直接调查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风险极高,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林天宇沉思良久,突然开口:“如果…目标是‘钥匙’,而他们认为我与‘钥匙’有关…或许,我可以去‘试探’一下吴院士。”
一个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他要以请教父亲过往研究为名,接近吴院士,观察他的反应,甚至…故意透露一些敏感信息,看是否会引发内部那个“芯片”的异动。
这将是一场走在刀尖上的试探。
林天宇深吸一口气,敲响了吴岳明院士办公室的门。
(第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