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捕头重新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目光再次落回沈青墨身上,语气放缓了些:“沈村长与夫人鹣鲽情深,令人羡慕,只是这旧疾看来颇为凶险,脸色实在不佳。”
沈青墨苦笑一下,顺势咳嗽了几声,周望舒已从他怀中起身,重新拿了干净茶杯斟茶,闻言动作轻柔地替他抚背,接口道:“多谢捕头关心,夫君这旧疾是早年落下的根,每逢阴雨或是劳累过度便会发作,需得好生静养,用了药方能缓解一二。”
她言语间自然流露出医者的条理,“只是这病去如抽丝,急不得。”
王望舒点头,像是信了,却又似闲聊般问道:“方才闻到药味颇浓,可是正在用药?不知用的是何方子?鄙人家中亦有老母常年卧病,或许可借鉴一二。”
这个问题极为刁钻,若非真懂医术或早有准备,极易露出破绽,周望舒心中凛然,知他仍未完全放心,是在试探那药味究竟是为治旧疾,还是治新伤。
她面上却不露分毫,从容应答,语气带着些许无奈:“不过是些益气补血、固本培元的寻常药材,如黄芪、党参、当归之类,煎熬起来味道是重些,夫君这病,重在温养,猛药反而伤身。”她报出的确实是温补药材,与治疗外伤的金疮药相去甚远。
沈青墨适时地微微颔首,证实妻子所言非虚。
王捕头眼神闪烁,似乎在判断话中真伪,正堂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而紧绷,看似平淡的对话下,暗流涌动。就在这时,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半大孩子的声音清脆响起,带着毫不作伪的焦急:
“村长伯伯!周姨!不好啦!”赵狗子的声音由远及近,“村口、村口来了好几辆大车,说是镇里‘济仁堂’来收药材的,但带头的那个管事凶得很,说我们上次交的货色不对,要扣钱,李叔他们都快跟那些人吵起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了堂内暗藏机锋的对话,王捕头挑眉看去。
沈青墨与周望舒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济仁堂是镇上最大的药铺之一,与他们村确有药材收购往来,但以往交接还算顺利,从未出现过这般强行压价、甚至闹上门的情况,时机如此巧合,就在官差盘问的当口?
周望舒心念电转,这恐怕不单纯是商业纠纷,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安排的又一重试探,或者,是想趁乱找出什么?
沈青墨面色不变,对王捕头歉然道:“王捕头,您看这村中琐事,不得不处理一下。”
王捕头目光在沈青墨苍白的脸和周望舒故作镇定的神情上扫过,忽地站起身,道:“既如此,我等公务在身,也不便久留。今日多谢沈村长配合。”他抱了抱拳,似乎打算离开。
周望舒刚暗自松了口气,却见王捕头走到门口,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脚步一顿,回头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