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烽烟散尽换星河 > 第十二章

谢昭宁盯着赵临渊,眼眶泛红,一贯冷漠的声音变得沙哑,字字都带着恨意。
赵临渊听着她的咒骂,心一点点沉下去。
原来年少时的情谊都是假的,成婚一年的恶语相向是真;九分疏远是真,剩下一分亲近,不过是她用来窥探军情的伪装。
他想问,当年他用一身军功求来婚约时,她心里是厌恶,还是觉得多年筹谋终于有了跳板?
他想问,这些年他为她寻遍名医、求神拜佛的心意,在她眼里算什么?
可现在,国破家亡,这些委屈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赵临渊动了动唇,带着自嘲的笑意,松开了手里紧握的长枪。
没什么好坚持的了,也没有值得坚持的东西了。
他望着谢昭宁。
这个他曾想护着平安顺遂、长命百岁的人,只觉得从未有过的疲惫。
“谢昭宁,下辈子,我绝对不要爱上你。”
话落,他动作极快地抽出身边一个西凉兵腰间的短刃,朝着自己的脖颈划去。
鲜血飞溅,染红了谢昭宁的眼睛。
谢昭宁伸手去拦,却慢了一步,只能弯下腰,接住气息奄奄的赵临渊。
赵临渊只觉得谢昭宁的盔甲冰得刺骨,意识渐渐涣散,最后一眼,他看到代表赵家的旗帜倒在了地上。
他缓缓合上了眼。
谢昭宁抱着怀里彻底没了生机的人,心脏像是被掏空了一块,可很快,她又恢复了冷漠,将人推开,命令道:“拖下去。”
侍卫们面面相觑,最终找了一口棺材将赵临渊放进去,远远地跟在军队后面。
谢昭宁瞥见这一幕,没有阻止,默许了他们的做法。
皇宫里早已空无一人,谢昭宁没费多少力气就坐上了龙椅。
她命人将谢家姨母召进宫来。
谢家姨母一见到她,当场泣不成声,战战巍巍地跪下:“陛下。”
谢昭宁快步上前将他扶起,声音带着一丝暖意:“姨母,我们筹谋这么多年,终于成功了,您该高兴才是。”
谢家姨母当年执意嫁给谢太傅,母族一气之下与他断绝关系,将他逐出族谱。
也正是因为这一步,他和谢昭宁才保住了性命。
这些年,谢昭宁一直装作气血亏虚、深居简出,就是怕被人认出与谢太傅并不相像。
直到谢太傅两年前去世,她才敢逐渐露面。
谢家姨母细细抚着谢昭宁的脸,用帕子擦去她脸上的血污,心疼地说:“我的孩子,你辛苦了。”
谢昭宁看着帕子上的血迹。
这是赵临渊自刎时溅到她身上的,眼神暗了暗。
谢家姨母注意到她的情绪变化,想起刚才听到的消息,轻声安慰:“赵家人都死了,大仇得报,你该开心些。”
谢昭宁努力扯出一抹笑,招手叫来一个侍卫:“姨母您担心了一夜,先去休息吧。”
谢家姨母叮嘱了几句,便跟着侍卫离开了。
谢昭宁看着皇宫里熟悉的摆设。
很多都是她少年时见过的物件,心里一阵酸涩,不忍再看,只嘱咐清越重新布置,自己则驾着马出了宫。
刚到宫门,就看到那口装着赵临渊的棺材。
抬棺的侍卫见她出来,鼓起勇气拦住:“陛下,这位赵将军的尸体,该放在何处?”
谢昭宁面色一沉,侍卫们纷纷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她看着漆黑的棺材,心脏猛地一颤,却还是别过头,冷冷道:“送去将军府,随便他们处置。”
侍卫们面露难色,一人硬着头皮说:“将军府已经没人了,昨夜乔姑爷带着小少爷走后,府里的人都散了,府兵也在守城战里全死了。”
谢昭宁冷哼一声:“赵家倒真是忠心耿耿。”
“罢了,先将他放在谢家祠堂,三日后找个地方下葬。”
说完,她策马前往谢府。
谢府一片破败,只有祠堂里还亮着烛火,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谢昭宁提剑进去,却看到两个穿着士兵服饰的少年,正小心翼翼地往布袋里装着什么。
她以为是逃兵来偷东西,厉声喝道:“你们在做什么!”
两个少年没认出她,只是慌张地加快了动作,稍大一点的还护在另一个身前:“我们是奉命行事!”
谢昭宁握住腰间的剑,语气更冷:“奉谁的命令?”
少年们看着她的装扮,咽了咽口水,颤抖着问:“你认识赵临渊,赵将军吗?”
谢昭宁的手从剑上挪开,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松动:“认识。”
“是他让你们来偷牌位的?”
少年们见她态度缓和,胆子大了些:“什么偷!我们奉命安葬了谢小姐,赵将军说谢家祠堂的牌位要护好,等见到谢老夫人,再还给她。”
昨夜事发突然,谢昭宁一早将谢家姨母接到了军营,赵临渊自然没见到。
他只当谢家姨母已经离开,想着赵家要以死殉国,不在乎宗祠,却记着要为谢昭宁守住谢家。
谢昭宁的表情变了变,语气轻了些:“不用了,你们走吧。”
少年们却握紧了彼此的袖子,眼里满是戒备:“你是谁?既然是将军托付,我们就要守好谢家!”
谢昭宁上前一步,点燃一炷香插进香炉,没再看他们:“我是谢昭宁。”
两个少年倒吸一口凉气,扔下东西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见鬼了!”
谢昭宁看着他们的背影,没说话,只是将布袋里的牌位一一摆正。
自从谢太傅死后,这些牌位早就被她换成了自己父母兄弟的名字,用的是她故国的文字。
赵临渊曾经问过为什么用陌生文字,她当时说“这是道家符号,对气血有益”,赵临渊只听到“对她好”,便没再多问,还日日亲自擦拭。
“真是个傻子。”谢昭宁嗤笑一声,瞥见那口漆黑的棺材,低声骂道。
她跪在蒲团上叩拜,起身时却看到了角落里锃亮的西王母像。
谢家姨母知道祠堂里供奉的是谁,绝不会放西王母像,只能是赵临渊放的。
她想起赵临渊曾有半个月说自己伤了膝盖,没去军营。
皇帝信奉佛教,京城不让设道观,只有西郊齐云山山顶有一座王母庙,而王母庙的规矩是“心诚者需一步一叩拜到山顶”。
赵临渊从不信神佛,却为了她,去求了这尊像。
谢昭宁的心猛地一颤,一丝陌生的情绪在心底翻涌。
她拿起西王母像,才发现下面垫着一叠黄纸,上面是赵临渊的字迹:
“求西王母显灵,保佑我妻子再无灾病,我愿以余生寿命交换。”
“求西王母显灵,我愿用一切交换,换昭宁气血平稳。”
“求王母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