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戴思恭从信国公府出来,双目炯炯有神,走路如风。
他掉头向东,直奔皇宫。
戴思恭越走越快,最后小跑起来。
一个带兵巡逻的总旗注意到了他,盘查身份后,调出一匹马给他,一路将他护送到西华门。
谨身殿。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疏,听到戴思恭来了,急忙放下御笔,
“宣!”
戴思恭求见,只会和太子的病情有关。
朱元璋惊讶地发现,戴思恭今天的步子有些快,一改早晨忧郁、凝重的神情。
太子的病情有了好转?
戴思恭上前躬身施礼,
“臣戴思恭拜见陛下。”
朱元璋站起身,缓缓走了过去,
“怎么又回来了?”
戴思恭躬身道:
“陛下,臣推荐一位民间的医家。”
“哦,医术很高明?”
“陛下,对他的医术,臣不敢下论断。但是他能想常人所未想,臣想让他给太子诊治一番。”
“哦?”
朱元璋来了兴趣。
医术不明,院判却推荐用,看来这个医生有独到之处。
看着憔悴的戴思恭,朱元璋心中叹息,这段时间辛苦他了。
“赐座!”
朱元璋自己也坐下了。
戴思恭谢恩后小心坐下,
“陛下,一个人失血过多,太医院一般是给开具补血益气的方子。”
朱元璋微微颔首,也只能如此了。
“陛下,此子却用椰子汁输入人体,来补充失去的血。”
朱元璋捻着胡子的手一抖,扯下两根胡子。
他完全没觉察到疼,惊呼道:
“椰子水?那个东西直接灌入身体?人还活着?”
戴思恭用力点点头,笑道:
“陛下,人还活着,老臣刚才见到了。”
“谁?”
“信国公的小公子汤瑾。”
“瑾儿?!”
“是的,陛下,臣刚才去信国公府给小公子复诊,才知道其中的曲折。”
戴思恭将了解到的详细叙述了一遍。
他是御医,询问的全是治疗的关键。
用椰子汁补充血液;
用腹罨术解决失温;
用缝合术治疗腹部伤口;
……
朱元璋捻着的胡子的手不动了,目不转睛地听完了全部故事。
戴思恭讲完了,静候陛下的反应。
良久,朱元璋才微微颔首,
“戴卿说的没错,此子别出心裁。”
“椰子汁的妙用,朕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腹罨术《元史》上有记载。”
戴思恭躬身道:
“陛下,单是一个椰子水补血,此子足以记入医史。”
朱元璋问道:
“这个医家叫什么名字?”
“陛下,他叫许克生,现在是应天府学的廪膳生员。”
???
朱元璋皱眉沉思。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朕似乎在哪里听过。
~
朱元璋没有去深究,而是转头问道,
“云奇,信国公还在京城吗?”
周云奇躬身道:
“陛下,信国公一直没来辞行,应该在的。”
朱元璋当即喝道:
“宣信国公。”
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初一那天,朕命王公大臣、二品以上大臣推荐医生。
很多人都推荐了,虽然最后证实水平都不如御医,更别提和戴思恭比了。
汤和当时也在场,不仅没有推荐一个医生,甚至都从未和朕提及过许克生。
汤和这是要干什么?!
戴思恭缩缩脖子,悄悄起身站在一旁。
他的本意是推荐许克生,没想到牵连了信国公。
朱元璋看他紧张,声音缓和道:
“戴卿,你去偏殿休息。”
“云奇,给戴卿上茶点。”
~
汤和正在府上宴客,坐在上位,十分惬意。
自从致仕后,他愈发地胖了,站起来早已经看不到脚尖。
接到旨意,他急忙起身更衣。
严格的说,他住的才是真正的信国公府。
而汤瑾住的不过是一处别院。
两处距离不远。
原信国公府平时少有人住,时间长了,众人就误会了。
汤和刷牙漱口,去了酒味,又含了一片鸡舌香,匆忙骑马赶赴皇宫。
他的心中有些忐忑。
早晨才进宫给陛下请安的,怎么现在又召?
本想在京城多停几天的,现在他决定了,元宵节一过就回去。
还是凤阳更自在一些。
迈过谨身殿高高的门槛,快走几步,汤和躬身施礼,
“臣汤和给陛下请安!”
朱元璋不说话,只是靠在椅背上,平静地看着他。
汤和不明所以,汗慢慢渗了出来,布满额头,浸透了他的衬衣。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汤和头脑发胀,满头大汗,吓得筋酥骨软,几乎要站不住了。
“汤和,你可知罪?”
朱元璋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
噗通!
汤和再也站不住了,腿一软顺势跪下,
“陛下,臣该死!”
朱元璋愣了,原来他知道啊?
洪武帝更怒了,
“说吧,罪在何处?”
“臣的姑丈隐匿田地,罪该万死!”
汤和以为是锦衣卫揭发了,急忙就主动承认了。
朱元璋:
“……”
还有这事?
汤和的姑丈在常州府,竟然敢隐匿田地?
呵呵……
“瑾儿的伤是谁治的?”朱元璋点了一句。
“禀陛下,是一个乡野医家给治的。是这孩子命大,活下来了。”
“单单是瑾儿命大吗?”
“额,陛下,那个医家,还是有些水平的。”汤和急忙找补。
“医家叫什么名字?”
“许克生。”
“嗯?你知道的这么清楚,为何从未给朕提及过。”
汤和吓得一激灵,急忙道:
“陛下,他,他,他是个兽医。”
朱元璋的惊讶不亚于刚才听戴思恭讲故事,
“什么?是兽医救了瑾儿?”
“是的,陛下。”
朱元璋终于有印象了,太仆寺有个什么医案,就是许克生提供的。
怪不得这个名字如此耳熟。
“治疗过程你可知晓?”
“禀陛下,臣没有细问。”
汤和心中叫苦,一个庶子受了点伤,老子能给戴思恭写信就是重视他了,哪有心思细问。
朱元璋明白了,汤瑾是庶子,汤和没有重视。
能写信给戴思恭,已经是汤和最大的关注了吧。
朱元璋不禁摇摇头,是你儿子命大吗?
戴思恭说了,如果不是许克生,你儿子当天晚上就没了。
汤和真的老了!
“你去吧。”
~
汤和出了大殿,阳光有些刺眼。
他两眼发花,还有些晕乎乎的,刚才被吓得狠了。
冷风吹过,汤和连打了两个寒颤,人才彻底清醒过来。
他终于明白,陛下质问的不是姑丈,而是问汤瑾的伤,尤其是给汤瑾治病的医生。
汤和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巴。
怎么见到陛下就沉不住气呢?
都是汤瑾这个孽障惹的祸!
汤和心情复杂地出了宫,决定回去要好好收拾逆子。
~
朱元璋派人传旨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汤和的姑丈隐匿田地,派人去查,还有哪些不法。”
“派人查应天府学廪膳生员许克生的底细。”
之后他捻着胡子在殿内来回踱步。
许克生的路子太野,说不定有奇迹。
但是请一个兽医给太子治病,史书上留下这一笔,太不好看啊!
犹豫半晌,朱元璋下定了决心。
什么身后名也没有命重要,
“传应天府学廪膳生员许克生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