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局收音机厂,你让我造相控阵? > 第60章 李逵和李鬼

“涛哥!出大事了!”
他的声音已经变了调,带着一丝沙哑的恐慌。
“涛哥,你快看看这个!”
王红林的声音因为急促而有些喘。
林涛接过那台随身听,他撕开外面那层塑料包装纸。
黑色的塑料外壳,红色的播放按键,侧面的音量拨轮,甚至连背后用钢印打上的“新阳”字样,都没什么问题。
他反复翻看着,按了按卡带仓的弹出按钮,清脆的“咔哒”声也并无二致。
林涛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让一旁的王红林看得心急如焚。
“涛哥,这不是咱们的货!”
王红林终于忍不住,指着那台机器说道。
“这是个假货!有人在仿咱们的东西!”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面,让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
“广州的供销社主任,今天早上打长途电话过来的。”
王红林抹了一把额头的汗,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被汗浸得有些发皱的电报纸。
“他说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咱们的随身听,价格比咱们的出厂价还低三成,他留了个心眼,买了一台,托人坐火车给我捎过来的。”
林涛的目光终于从那台仿冒品上移开,落在了王红林的脸上。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但那份平静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他没有说话,只是再次低下头,用拇指轻轻摩挲着那台假货的外壳。
四周的喧嚣仿佛在这一刻被无形的隔绝开来。
他的意识沉入一片深海。
“红星,扫描目标物,建立三维结构模型,与我们的产品数据进行全方位比对。”
他手中的那台机器,在他脑海中被瞬间分解成数百个独立的零件,每一个零件的材质、尺寸、公差都被精确的量化。
一行行对比数据飞速闪过。
“外壳模具比对:相似度86,为直接翻模仿制。注塑口位置存在08毫米偏差,合模线毛刺高度超出标准值350。”
“塑料材质分析:主要成分为普通abs塑料,未检测到v-0级阻燃剂成分。材料韧性及耐热性低于标准28。”
“内部结构扫描:电路板为单层酚醛纸基板,布线方式为手工绘制。核心元件均采用国产低价替代品,功耗高于标准15,信噪比降低12分贝。”
“核心部件比对:磁头为市售普通录音机磁头,频响范围窄,高频衰减严重。电机为标准微型直流电机,转速稳定性差,抖晃率高于标准400。”
“综合评估:该产品为典型的低成本仿冒品,在牺牲全部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将制造成本降低至标准产品的317。目标市场明确,为价格敏感型低端消费市场。”
林涛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抬起手,将那台假货的卡带仓打开,然后又合上。
这一次,他听出了那“咔哒”声中的一丝涩意,那是模具精度不够导致的微小卡顿。
他将机器凑到耳边,按下了播放键。
一阵沉闷而空洞的电机转动声响起,带着明显的电流噪音,像一只被关在盒子里的苍蝇在徒劳的振翅。
这声音,与他们厂里生产的随身听那种平稳安静的运转声,有着天壤之别。
车间里所有人都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
秦思源也从暗室里走了出来,她看着林涛手里的那台假货,又看了看他那张深不见底的脸,心中涌起一种不安。
她知道,这台粗制滥造的仿冒品,对于刚刚起步,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新阳厂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对他们所有努力和心血的践踏。
“他们卖多少钱一台?”
他开口问道,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耳朵里。
“1000块钱一台。”
王红林声音干涩,像是被砂纸打磨过。
“在沿海那边儿,有些地方卖得更便宜,900块就能拿下一台。”
而现在,一个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价格直接被腰斩。
这意味着什么,在场每一个工人都心知肚明。
他们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好不容易才盼来的好日子,仿佛被这台粗糙的黑色塑料盒子,砸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而且一旦假货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那对于新阳厂的口碑来说,将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林涛没有说话。
他拿起那台假货,手指再次抚过机身上粗糙的合模线。
他的目光变得有些空洞,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机器,看到了遥远的地方。
他转身,从秦思源刚才出来的那个简陋暗室门口,拿起那盘盛着米粒大小铁芯的搪瓷盘。
盘子里那些闪烁着奇异光泽的小东西,像一盘碎裂的镜子。
他将盘子递到秦思源面前。
“剩下的工作,交给你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一丝波澜。
“磁头的绕线和封装,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方案来,我需要七天之内,看到第一批成品。”
秦思源看着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她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提那台假货。
她从林涛的眼神里读懂了,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而是要用更强大的技术,去构筑一道任何人都无法仿冒的壁垒。
她接过那盘沉甸甸的“希望”,转身回了暗室,将自己和外界的纷扰彻底隔绝。
林涛拿着那台假货,一言不发的穿过人群。
工人们自动为他让开一条路,看着他们的厂长走回了那栋三层的办公楼。
李明华和王红林对视一眼,快步跟了上去。
林涛的办公室里,他将那台假货放在桌上,就好像那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个待解的标本。
“涛哥,咱们得想个办法啊!”
王红林急得在屋里团团转。
“要不,咱们也降价?跟他打价格战!”
“不行!”
李明华立刻否定。
“咱们的成本在那儿摆着,降价就是赔本赚吆喝,而且还会砸了咱们好不容易才立起来的牌子。”
林涛没有参与他们的争论。
他只是静静的坐在那张油漆剥落的办公桌后,看着桌上那台黑色的电话机。
那是一台老式的转盘电话,黑色的胶木外壳被擦拭得发亮。
他很清楚,在1980年,跟一个躲在南方角落里的无名作坊去打市场战或者质量战,都是最愚蠢的做法。
对方没有品牌负担,没有质量追求,像野草一样,割了一茬还会再长一茬。
对付这种寄生虫,必须找到它的根,然后用最强的力量,连根拔起。
他终于伸出手,拿起了那沉甸甸的话筒,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
他的手指插进转盘拨号孔,稳定而有力的转动着。
“咔哒,咔哒,咔哒……”
转盘复位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