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在蒙学那会儿吗?”李明澜的声音带着回忆,
“我家里条件不好,心思又笨,尤其是算学,那些账目、利息、盈亏,看得我头都大了。要不是你”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
“要不是你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掰开了揉碎了讲,一遍不懂就讲两遍,还把举那些例子讲给我听
我哪能弄明白那些?
后来到了府城,能在当铺站住脚,还升了管事,靠的就是当年你帮我打下的那点算学底子啊!
不然,就凭我那两下子,早被人挤兑走了!”
王明远听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明澜兄,你太客气了。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我都快忘了。
再说了,同窗之间,互相问问讲讲,不是应该的吗?你能有今天,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他是真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在蒙学时,只要有人虚心请教,无论是经义还是算学,他都会耐心解答,从不藏私。
在他看来,学问这东西,交流才能进步,藏着掖着没意思。
李明澜却用力摇头:
“不,明远,对你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但对我来说,那是雪中送炭!这份情,我一直记着呢!
今天看你府试出来,气定神闲,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
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老同窗啊!”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着,又举起了酒杯。
王大牛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插嘴道:
“李兄弟说得对!三郎从小就仁义!来,再干一个!”他又拉着李明澜碰了一杯。
三人吃着,聊着,气氛融洽而热烈。
王大牛和李明澜推杯换盏,一小壶酒很快见了底。
王大牛意犹未尽,还想再要,被王明远和李明澜一起拦住了。
王明远是怕大哥喝多,李明澜则是觉得已经尽兴,再喝就真耽误回当铺了。
桌上的菜肴也被消灭了大半,尤其是那个大肘子,只剩下了光溜溜的骨头。
王大牛看着空盘子,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嗝,摸着肚子:“痛快!吃得真痛快!”
结账时,价钱果然不菲,抵得上王大牛在肉铺干好些天的工钱。
但他掏钱时眼都没眨一下,付得干脆利落。
走出福来楼,傍晚的夕阳暖洋洋地洒在身上。
酒足饭饱,加上考后放松的倦意袭来,王明远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困了?走,回家!好好睡一觉!”
王大牛揽着弟弟的肩膀,又对李明澜道:
“李兄弟,今天多谢你!改天有空,再来家里坐!”
李明澜笑着应下,与王家兄弟在街口道别,朝着当铺的方向走去。
王明远和王大牛则并肩走在回梧桐里小院的路上。
喧嚣渐远,王大牛看着弟弟略带疲惫却放松的侧脸,心里充满了踏实和期待。
府试考完了,三郎说问题不大,那肯定就问题不大!
接下来,就是等着放榜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