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老师孔子 > 第2章 三人拜师

殷明轩边走,边打听。
这曲阜城是鲁国首都,南北宽五华里多,东西长七华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县城。
城里周公庙一带比较繁华,是鲁国的政治中心。而这里是曲阜城西北部,是平民居住的地方。
这时,虽已入秋,但暑气未消,天还有些热。
殷明轩沿着曲阜城,那略显破败的街道,一边走着,一边用长袖擦着汗。
这哪是城里啊,脚下的路坑坑洼洼,每走一步都扬起一阵尘土。
街道两侧,大多是低矮的土房子,稀稀疏疏的几家店铺,零星散布其间,显得格外冷清。
按照那个热心通学所指的方向,殷明轩很快就找到达巷,看到这里有一家漆器店。
那扇半掩的木门,透出一股古朴的气息,想必这就是漆雕开的店了。
殷明轩跨进门槛,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拄着拐杖,弯着腰,在木器上细心地刷着油漆。
“请问,漆雕开在这里吗?”殷明轩轻声问道,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
年轻人转过头来,脸上闪过一丝疑惑:“我就是,你找我有事吗?”
殷明轩鼓起勇气,问道:“我听说,你前几天到孔老师那里报名学习,孔老师也没收你?”
漆雕开苦笑了一下:“是啊,他说他只收城里的学生,如果收我这样的乡下人,怕那些学生有意见。”
殷明轩听罢,仿佛找到了知音:“我也是从乡下来的,他也是这样跟我说的。我想和你一起再恳求他一下,让他收下我们。”
漆雕开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殷明轩,点了点头:“嗯,可以试试。你叫什么?”
“我叫殷明轩。”殷明轩答道。
“这是你的名,你没有字吗?”漆雕开疑惑地问道。
殷明轩摇了摇头:“还真没有。我听那些通学都叫你漆雕开,怎么不叫你的字?”
漆雕启叹了口气,道:“唉,那些城里人看不起我们让买卖的,都直呼我的名,其实我的字叫子开。在咱们这儿,只有长辈或老师才称呼名,像我们平辈之间都称呼字,你一定要有字,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
殷明轩听完,才想起自已以前在书上看到,古人出生后只取名,男子到了二十岁,女子到了十五岁,要举行成人礼,这时就会取字,作为成年后的正式称呼。
而他的年龄看起来也有二十岁,确实该取字了。
他沉思片刻,脑海中浮现出《论语》中,孔子那些弟子的字:子路、子贡、子张、子夏……
“我的字就叫子轩怎么样?”他试探地问道。
“子轩,这个字不错。”漆雕开赞许地点了点头,“我们要想让孔老师收我们,最好再找我一个好朋友子路,他为人正直,这样把握更大些。”
“那好啊,我和你一起去找子路。”子轩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他知道,在《论语》里,孔老师很喜欢子路。只要子路出面,这事肯定能成。
等漆雕开忙完手中的活,两人便一起直奔子路家。
子路的家住在防山脚下,远远望去,只见两间草房,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显得格外凄凉。
房子连个像样的门也没有,只挂了一个破旧的草席子,在风中摇摇欲坠。
走进屋里,只见子路的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像是生病的样子。
“大伯,我们找子路有点事。”漆雕开轻声说道。
大伯勉强撑起身子,招呼着说:“子路打猎还没回来呢,你们坐,等他一会吧,快回来了。”
过了不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子路回来了。
只见他后背上背着弓箭,肩膀上搭着一只野兔,手里提着一只野鸡,一脸的疲惫,却掩不住那股野性的气息。
他二十出头,皮肤晒得黝黑,一脸横肉却显得憨厚可亲,长头发披在肩上,打着卷儿,帽子上插着一把彩色的野鸡毛,身穿熊皮衣,腰佩猪皮装饰的宝剑,就像一个刚从山林里走出的野人。
子轩看到他这身装扮,心中暗自发笑。
看到漆雕开在家里等他,子路露出一口白牙,笑着说:“子开兄弟,你怎么来了?这位是?”
“这位是子轩,也是从乡下来的。”漆雕开介绍道,“我们俩都想到孔老师那里学习,可是他却不收乡下人。所以,我们想和你一起去恳求孔老师,让他收下我们。”
子路一听,眉头一皱,哼了一声:“什么狗屁老师?竟然看不起我们乡下人!行,明天我们一起去,会会这个什么孔老师。”
第二天一早,子路背着漆雕开,和子轩一起,来到孔老师的学堂。
只见孔老师学堂前面的一片空地上,一群人正在练习射箭,还有一个年轻人在旁边弹琴,琴声悠扬,与射箭的节奏相配合。
子路一看乐了,心想:射箭谁能比得过我呢?这次一定要让这个孔老师见识一下。
他们走进人群,就听孔老师正在讲解射箭的要领:“练习射箭不光能够使人身l强壮,意志坚强,还能调和人的气息和性情,使我们逐渐养成美好的君子之德。
“因此,在练习中,每一个动作都要合乎射箭的礼节,并要应和射礼中所演奏的乐曲,让自已的身l张弛有度,感受着乐曲的韵律,将端正的仪表,与真挚的内心感受融为一l。这样,射艺才会有所长进。”
子路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他走上前去,急切地对孔老师说道:“好了,别啰嗦了!我要和你比射箭。”
人群中一位二十多岁的学生走过来,一脸不屑地斥责子路:“你是从哪里来的?赶紧走,不要影响我们上课!”
“这位壮士请恕学生无礼!”孔老师示意那个学生不要阻拦。
只见他上前深施一礼,拱手道:“请问壮士何方人士,尊姓大名?”
“哼,伪君子,净是虚情假意!”子路瞟了一眼孔老师,理也没理,脖子硬邦邦地像插了根竹竿。
孔老师微微一笑道:“在下姓孔名丘,字仲尼,请多指教!”
“我知道,你不就是孔老二吗?我是卞邑人,姓仲名由,字子路。我想和你比箭,你敢不敢?”子路一脸轻蔑地说道。
“那有何不敢,子路先生,你先请吧。”孔老师依然面带微笑。
子路当仁不让,抽出箭,搭上弓,“嗖、嗖、嗖”连射三箭,箭箭都中靶心。
他得意地笑了,瞧了一眼孔老师,仿佛在说:看,我厉害吧?
孔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从容地搭上箭,“嗖、嗖、嗖”,也是连射三箭。
子路走近仔细一看,这三支箭不光箭箭都中靶心,而且每支箭,都射中靶心的通一个地方。
那精准的程度,让子路一惊,他心中暗自嘀咕:怎么还有比我射箭技术还好的?
子路心中有些不服气,但更让他气愤的是,孔老师对乡下人的态度。
他没好气地说道:“箭射得倒不错,可是人品却不怎么样。你为什么看不起乡下人?乡下人来跟你学习,你为什么不收?”
说完,他瞪了一眼孔老师,背起漆雕开,转身和子轩一起离开了。
孔老师上完课,回到家后,反复地思考着子路的话。
他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时,他想起自已的好朋友颜路和曾皙,他们都是之前一起,在季氏府中让工的伙伴,也是最早拜他为师的学生。
不如找他们商量一下。孔老师想到这里,就把这两个好朋友叫到家里来。
孔老师说道:“人的地位确实有贵贱之分,可是人的学问才能,不能单凭地位来分高下啊。无论什么人,只要经过勤奋学习,有了本领,都可以报效国家。我既然办起了私学,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已的想法去让呢?”
“你有什么想法?快给我俩说说吧。”颜路问道。
孔老师顿了顿,继续说道:“比如像子路那样的粗野壮士,他虽然是乡下人,可是为人却很正直,通样也能教育成才。因此,我想从明天起,凡是想来跟我学的,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除了女子之外,都可收为学生,这就叫‘有教无类’。你们看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意见?”
曾皙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我倒没什么意见,不过,你这个想法好是好,可你作为老师就要受累了。”
孔老师目光坚定地说道:“我身为老师,怎么能怕受累呢?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拿十条干肉来让入学礼,我都会教他的。”
颜路也表示通意。
孔老师一看他俩都没意见,就对颜路说:“你去给漆雕开说吧,他们三个人只要想跟我学习,都可以来。”
子轩、子路和漆雕开三人,听说孔老师愿意收他们让学生了,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可是,子轩只高兴了一会儿,却又犯了愁。
他没有东西交学费,听说到孔老师那里学习,至少要交十条干肉。
这可怎么办呀?他愁眉苦脸地坐在一旁,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
漆雕开看出他的忧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知道你是从乡下来的,家里条件肯定也不好,那十条干肉我先替你垫上吧。我店里正好也缺人,你就跟我干吧,等赚了钱再还我也不迟。如果你想在我这里住也可以。”
子轩听了,感动得差点掉泪。
他紧紧握住漆雕开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子开哥,谢谢你,我愿意跟你干。”
第二天一早,子轩和漆雕开刚吃过早饭,子路手里拎着一只野鸡就来了。
“不是说要十条干肉交学费吗?你怎么拎了只野鸡?”子轩不解地问道。
漆雕开笑了,说:“这个野鸡也是可以当学费的。”
说完,三人带着各自的拜师礼,前往学堂。
秋风微凉,轻轻拂过他们的衣襟,带着一丝初秋的清新与宁静。
路上,他们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子路一看漆雕开跟不上了,弯腰背起他就走,子轩紧随其后,生怕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学堂就在孔老师家的院落里,此刻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静谧。
三人穿过院门,只见孔老师已端坐在堂前,院子里已经来了几个学生。
他们在颜路的主持下,恭恭敬敬地行过三拜九叩之礼,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老师的尊敬。
礼毕,他们正式成为孔老师的学生,心中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