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科举改变生活,穿越古代中状元 > 第5章  食物链
李博看看楚云眼眉忍不住皱了起来。
大名府的举人他都认识,对他们的子女也知道个大概,可楚云他一点影响都没有,看来差役说的没错。
“只是无知孩童胡闹,不必太过苛求,打发了就是。”李博说完就准备离开。
他刚才听到有人喊杀人才停下看看怎么回事,好像还有举人家的孩子,如果是真的他正好可以结交一下。
虽然和差役大叫道要花费一些银钱,可只要结交上了这点银钱还是值得的,当然他想结交的不是楚云,而是那个楚云的举人老爹。
结果一看是自己误会了,那就没必要管了,为了一个不知所谓的孩童没必要浪费银钱。
“李伯伯请留步!”楚云见李博要走跑过来一把抱住李博的大腿大哭着喊道。
“嗯?你这孩子不要胡乱喊叫,我与你家长辈并不相识。”李博皱着眉缓声说道。
楚云当然不会放过李博,看样子李博和府衙的关系还算不错,即便是不能让他见到赵炳然,也能帮他们母子化解这次危机。
李博虽然不是官员,也不是读书人,但李博是大名府顶尖的大富商,结交好了将来自己准备从商李博肯定能帮上忙。
“李伯伯,我是楚怀义的儿子,我爹过世的时候你还去吊唁呢。”楚云笑着说道。
果然楚云说完李博的身子明显震了一下,看到如此楚云觉得有戏了。
李博却是被楚云的话惊到了,他现在知道楚云的身份了,可这个身份让李博有点难办。
如果是私下,李博会毫不犹豫给楚云一些钱财,这件事也会‘极不小心’在士林中传开。
问题是现在可是在府衙门口,管吧,这不是摆明要跟知府对着干吗!
不管吧?这么多人看着,要是不管他多年打造的人设就完了,尤其是那些读书人。
“李伯伯,父亲过世的时候赵炳然通判曾去家中调研,我这次只是想当面想赵通判致谢,不是闹事!”
“呃,牛班头,你看可否行个方便?”李博转身拉着差役的手问道。
楚云站在那看见李博手中一块不大的银子从李博手中塞进了差役手里。
“这个,”牛大有些为难了。
他是大名府本地人,按说不应该得罪李博这种豪绅,可事关知府他又不能确定这件事会不会让知府生气。
“什么人在府衙门前大吵大闹?”就在差役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穿着青衫蓄着八字胡的男人从府衙走出来。
“周功曹。”李博和差役见到周泉赶紧躬身行礼。
“牛大,这是怎么回事?”周泉像是没看到李博一样,看着差役问道。
牛大非常狗腿地跑到周泉身边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当然免不了夸大其词一番,重点是他牛大如何让忠于职守。
“李员外,是你带这对母子来的?”周泉看着李博沉声问道。
“周功曹误会了,在下只是碰巧路过。”李博赶紧上前解释道。
“哼!”周泉扫了李博一眼,冷哼一声。
“功曹大人见谅,在下绝对不认识他们,只是看有人在府衙门前吵闹就过来看看。”
“谅你也不敢!知府家公子刚刚遇害,正是心烦的时候,敢在这个时候闹事那就是活得不耐烦了!”周泉阴沉着脸说道。
边上的楚云都看傻了,他不认识周泉,不过从着装上看得出,周泉就是府衙的一名吏员,根本不是正式的朝廷明官。
李博,大名府最大的商人,顶级的富豪,竟然被周泉当着这么多人无情训斥,这下彻底颠覆了楚云的认知。
“既然是在府衙门前闹事,牛大你还愣着干嘛,把他们三人关进大牢,等候知府大人发落。”
“大人,在下冤枉啊!”李博见状赶紧喊冤,只是那些差役根本无视他的挣扎,上前就要动手抓人。
楚云也懵了,一个不是正式官员的小吏,不仅当众训斥大富豪李博,还要把他关进大牢!
“住手!”一个穿着天青色孺衫的男子在人群后边喊道。
此时围观的人群已经站满了府衙门前的广场,可看到来人的后赶紧让出一条通道。
楚云觉得这个剧本有点狗血,这不停的反转着实有点过分,不过他也有些担心,来人三十岁左右年纪,看装束就知道是个举人。
这倒不是楚云瞎猜,因为他爹就是举人,从穿着上就能分辨出来。
魏朝典制“凡读书之人,皆着天青色细布外衫,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
这是将读书人和普通人区别开来,读书人内部则看头饰。
童生,挽髻于顶中,配香木簪,饰月白头巾。秀才,挽髻于顶中,配银、铜簪,饰天青头巾,准许覆髻。举人,挽髻于顶中,配青玉簪,饰月白方巾。
来人头顶上带着的正是月白方巾,其实就是一种帽子,不过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楚云他老爹也有。
“方孝廉,您怎么有空来府衙了?”原本在府衙门前唯我独尊的周泉,见到方清扬立马弯腰塌背,一脸谄媚地凑到方清扬身前躬身行礼。
周围所有人除了楚云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楚云扫视周围一圈才发现,好像只有自己感到意外。
他知道举人地位高,没想到会这么高。
虽然周泉不是朝廷官员,可作为府衙的吏员能对李博这种豪绅呼来喝去,甚至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关进大牢,这份权力在大名府可以横着走了。
方清扬只是一个没有官职的举人,竟然能让周泉如此小心奉承,别问楚云怎么断定方清扬没有官职,因为他研究过。
魏朝举人可以做官,不过要等,只有官职出现空缺,恰巧没有进士任职,举人的机会就来了,也仅仅是机会而已。
因为这种官职都是八九品,而且一旦举人选择做官,意味着你这辈子最高也就能做到七品,就这还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因为读书人是一种金字塔结构,很多人自觉考不中进士,就去吏部报备,然后等着机会来临,这样想要做官的举人大有人在。
而且举人为官不得在原籍,所以楚云才断定方清扬没有官职。
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官职的人,却能让周泉这种手握实权的吏员小心伺候,看来魏朝的生存食物链比楚云原本想的要难,要复杂。
楚云原本以为在这个时代,就算不考科举也有很多能让自己过得很舒服的办法,比如经商,富甲一方也可以作威作福。
今天发生的事让楚云彻底改变了想法,在大魏想要过得有尊严,想要过得舒服,就只有一条路,读书,中进士!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加坚定了楚云现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