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穿着各式衣衫的考生,在家人的簇拥下,聚在考院门口,做着最后的叮嘱。
“我儿,进去莫慌,你三叔给你求的这支笔,是文曲星开过光的!”
“记住爹跟你说的,文章开头一定要引经据典,先声夺人!”
楚峰他们这辆从乡下来的牛车,一靠近,便引来了不少鄙夷的目光。那些穿着绫罗绸缎、一看便是县城富户出身的考生,扫过楚峰和曾夫子身上那半旧的衣衫,嘴角都撇出一抹毫不掩饰的讥笑。
“乡下来的泥腿子,也想来考功名?真是异想天开。”
“就是,怕是连字都认不全吧,还想跟我们同场竞技?”
紫妍听着这些刺耳的话,气得小脸通红,攥紧了拳头。曾夫子则是面色一沉,冷哼一声,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下去。
楚峰却恍若未闻,他的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落在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上。
不远处的华盖马车旁,赵瑜正被一群锦衣少年簇拥着,摇着一把描金折扇,满面春风。
他怎么会在这里?
楚峰的眉头微微皱起。童生试的资格,需由各学堂夫子举荐,以曾夫子的脾性,断然不会推荐心术不正的赵瑜。
似乎是察觉到了楚峰的视线,赵瑜也看了过来。四目相对,赵瑜脸上的笑容愈发得意,他甚至还冲着楚峰,做了一个轻蔑的口型——你等着。
他身旁的一个富家子弟,正高声炫耀着:“赵兄,还是你爹有办法!花了一百两银子,直接从县学老爷那里买了个‘监考名额’,连曾夫子那老顽固的举荐都省了!看那老家伙知道了,脸会不会气绿了!”
原来如此。
楚峰心中了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捐监,用钱买资格,自古便是富家子弟的捷径。赵瑜这是铁了心,要在这考场上,与自己一决高下了。
“咚——!咚——!咚——!”
三声沉闷的鼓响,考院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在“嘎吱”声中缓缓打开。
“开考门——!考生入场——!”
刹那间,人潮涌动。父母们的叮嘱声、考生们的应和声,汇成一片巨大的喧嚣。楚峰与曾夫子和紫妍告别,随着人流,走进了那座决定无数人命运的院落。
考场内,一排排独立的号舍,如同鸽子笼般整齐排列,气氛肃杀。穿着皂衣的衙役来回巡视,目光锐利如鹰。
考生们按照考引,各自找到自己的号舍。楚峰坐下,环顾四周,只见大多数考生都面色煞白,手脚发抖,连研墨的手都在哆嗦。
唯有不远处的赵瑜,神态自若地整理着自己的笔墨纸砚,那套崭新的文房四宝,在昏暗的号舍里都泛着光,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又是一声锣响,考院大门轰然关闭,彻底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