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峰应了一声,目光却穿过车窗,落在了远处一座气派非凡的建筑上。那建筑飞檐斗拱,朱漆大门上悬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书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青云学堂。
这就是他的第一站。
牛车在学堂侧门停下,曾夫子递上拜帖,自有书童引着他们进去。
刚一踏入学堂的庭院,楚峰便感受到了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这庭院比致远学堂大了数倍,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处处透着精致与富贵。院中三三两两聚着些学子,个个衣着光鲜,头戴纶巾,手持书卷,一派风流自赏的模样。
当他们的目光,落在楚峰和紫妍这一身乡下打扮,以及他们身后那位穿着浆洗发白长衫的老夫子身上时,那种审视的目光,便迅速转化成了毫不掩饰的鄙夷与讥笑。
“快看,哪来的乡下土包子?这身打扮,是来咱们学堂讨饭的吗?”
“嘘,小声点,没看见那老头手里拿着拜帖吗?说是清河村来的,游学!”
“游学?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村里的泥腿子也配跟我们谈‘游学’二字?他们识得几个字啊?”
刺耳的嘲笑声此起彼伏,那些学子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没有半分顾忌。
紫妍的小脸一下子就白了,下意识地躲到楚峰身后,小手紧紧攥着他的衣角。
曾夫子的脸色,铁青。他浑身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严,正要开口呵斥,一个清朗的声音却从不远处传来,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够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回廊下,一个身穿月白锦袍的少年正缓步走来。那少年约莫十岁年纪,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虽年纪不大,身上却自有一股沉静儒雅的气度。
方才还喧闹不止的学子们,见到他,竟像老鼠见了猫,一个个都噤了声,恭敬地躬身行礼。
“沈师兄。”
那被称作“沈师兄”的少年并未理会他们,径直走到曾夫子面前,一丝不苟地行了个晚辈礼:“晚生沈清辞,见过曾老先生。”
他的目光扫过曾夫子身后的楚峰和紫妍,没有鄙夷,只有一种平淡的审视。
“学堂之内,大声喧哗,无故非议同道,成何体统!圣人教诲,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沈清辞回头,冷冷地扫了那群学子一眼,众人顿时面红耳赤,不敢言语。
他这才转向楚峰,目光最终定格在这个比自己矮了一大截的孩童身上。
“你,就是楚峰?”
他显然是听过些什么。
“明日城中有兰亭诗会,学堂只有一个名额。”沈清辞的语气不带丝毫感情,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我听闻你在清河村,以一首秋日诗名动乡野。我不希望,胜之不武。”
他这是在下战书。
楚峰看着眼前这个骄傲却不失风骨的少年,觉得比村里的赵瑜要有意思得多。
他注意到沈清辞手里拿着一卷书,书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你赢不了我。”楚峰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沈清辞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