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夫子便宣布,为庆贺秋收,学堂放假三日。
这个消息让整个学堂都沸腾了起来,孩童们欢呼着跑出大门,像一群归山的猴子。
楚峰刚带着楚明走出学堂没多远,身后就传来了紫妍怯生生的声音。
“楚峰”
小姑娘今天换上了一件淡粉色的新襦裙,脸颊红扑扑的,一双杏眼在晨光下亮得惊人。
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巧的竹篮,里面似乎装着些东西。
“我爹娘他们同意了。”紫妍的声音细若蚊鸣,她不敢看楚峰,低着头道,“这三天,你能来我家吗?”
楚峰点了点头。
紫妍家离学堂不远,是一座青砖黛瓦的院落,比楚家那破败的土坯房气派了不止十倍。
刚踏进院门,一股草药的清香扑面而来。
院子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晾晒着几簸箕药材。
一个穿着体面,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坐在院中的石桌旁喝茶。
他看到紫妍领着楚峰进来,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放下了手里的茶杯。
这人正是村长紫德全,紫妍的父亲。
他上下打量着楚峰,那身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让他眉头皱得更紧。
他儿子紫天麟初次科考便中了秀才,乃是全村的骄傲,如今不在家中,他才想着为女儿寻个启蒙先生。
可眼前这孩子,论年纪,论名声,哪一点配得上给他紫家当先生?
“妍儿,这就是你说的小先生?”
紫德全的语气不咸不淡,听不出喜怒,但“小先生”三个字却咬得特别重。
“爹!”紫妍有些着急,生怕她爹说了什么不好的话。
一个温婉的中年妇人从屋里走了出来,应该是紫妍的母亲,她拉过紫妍,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对楚峰笑了笑。
“你就是楚峰吧,快坐。”
楚峰也不客气,在石凳上坐下,将一旁好奇张望的楚明按在身边。
紫德全没说话,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院子里的气氛有些凝滞。
他信不过楚峰。
一个六岁的孩子,就算真有点小聪明,能作出几句歪诗,又怎能与他那年少中举的儿子相提并论?
天麟不在家,才不得已为之,可也不能找个顽劣之徒来糊弄。
“听妍儿说,你作的诗,连曾夫子都赞不绝口?”紫德全终于开了口,话里带着明显的考较意味。
“夫子谬赞罢了。”楚峰答得不卑不亢。
“好一个谬赞。”紫德全冷笑一声,伸手指了指正屋门楣上挂着的一块匾额。
那匾额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德厚流光”。
“你若真有才学,就给我讲讲这四个字。”
紫德全靠在椅背上,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
“不单要讲出意思,我还要听听,它出自何处,有何典故。讲得好,我便让你教我女儿。讲不好”
他顿了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哪来的,回哪去。我们紫家,不欢迎装神弄鬼之辈。”
这番话,已经是赤裸裸的下马威。
紫妍急得脸都白了,她拉着她爹的衣袖,连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