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联?”
未来科技集团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赵爱华秀眉微蹙,放下了手中的一份销售报表。报表上的数字红得发紫,未来美妆的市场占有率,在吞并了京日化的渠道后,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但此刻,她显然更关心陈昂那个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的计划。
“陈昂,我不是质疑你的决定。但是,以我们一个民营企业的名义,组织代表团去苏联进行技术考察,这在程序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外事审批那一关,我们就过不去。”赵爱华冷静地分析道,“而且,苏联现在对我们国家,关系很复杂,官方层面的交流几乎是停滞的。我们这么冒然过去,想接触到他们核心的军工研究所,无异于痴人说梦。”
孙建业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脸上写满了为难:“是啊,陈总。这事儿我想了几天,头发都白了好几根。咱们没名没分,人家凭什么搭理咱们?就算搭理了,那些压箱底的好东西,能随随便便卖给咱们?我听说那些军工单位,门口站的都是荷枪实弹的克格勃,咱们别东西没搞到,再被当成间谍给抓起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他一边说,一边还夸张地缩了缩脖子,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西伯利亚的寒风。
陈昂看着自己这两位左膀右臂,一个负责运筹帷幄,一个负责冲锋陷阵,此刻却都面露难色,不由得笑了起来。
“谁说我们是‘民营企业’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了那块烫金的“国家重点科技创新试点单位”的牌子,放在了桌上。
赵爱华和孙建业的目光,都被这块牌子吸引了过去。
“谁又说我们是去搞‘技术考察’了?”陈昂的手指,轻轻地敲了敲牌子,“我们是应国家环保总局的委托,为了攻克‘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中的技术难题,前往在微生物工程领域同样有着深厚积累的苏联,进行‘环保技术交流’。”
“环保技术交流?”赵爱华的眼睛亮了。她瞬间明白了陈昂的思路。
“没错。”陈昂嘴角上扬,“我们的‘高效微生物污水净化技术’,已经上报给了国务院,引起了最高层的重视。这项技术,就是我们最好的敲门砖,也是我们最完美的伪装。我们是带着技术,带着善意,去和苏联同志进行友好交流的。谁能拒绝一个想帮你治理环境污染的国际友人呢?至于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顺便对他们某些‘即将淘汰’的材料技术和‘民用’加工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也是很合理的,对吧?”
孙建业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高!实在是高!陈总,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把军工采购,伪装成环保交流,这这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最高境界啊!”
“注意你的用词。”陈昂笑骂了一句,“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叫‘曲线救国’。”
计划的框架有了,剩下的就是执行的细节。
“这次去苏联,我亲自带队。”陈昂说道,“技术方面,方华仁跟我去,他是材料学专家,能辨别货色的好坏。老孙,你也跟我一起去。”
“我?”孙建业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有些意外。
“对,就是你。”陈昂看着他,“你这人,脸皮厚,会来事,能喝酒,跟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苏联现在是什么情况?一个计划经济走向崩溃的巨人。官方渠道能解决的问题有限,真正的好东西,往往都藏在官方视线之外的角落里。到时候,少不了要跟那些研究所的领导、技术员,甚至是仓库保管员私下里打交道。这个,是你的强项。我负责跟他们谈理想,谈科学,你负责跟他们谈感情,谈价钱。”
孙建业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胸脯拍得邦邦响:“陈总您放心!别的不敢说,论跟人交朋友、套近乎,我老孙还没服过谁。保证把那些苏联老大哥,喝得把压箱底的宝贝都给咱们掏出来!”
“至于价钱”陈昂笑了笑,他看向赵爱华,“爱华姐,这次的‘敲门砖’,就要靠你的未来美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