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杨村外的山坳里。
“幽灵”小队,或者说,现在应该称之为“幽灵”狙击排,正在进行最后的实战模拟。
这支由三十二名正式队员和一名预备队员(魏和尚)组成的特殊队伍,已经彻底脱胎换骨。
他们穿着成才设计的,用各种布条和伪装网拼接而成的简易吉利服。
脸上涂着油彩。
浑身散发着一股与山林融为一体的肃杀之气。
在成才的体系里,这支狙击排被分成了十六个狙击小组,每组两人。
一人是狙击手,负责观察和射击。
另一人是观察手,负责警戒、测距、计算风偏,并在必要时提供火力掩护。
成才亲自担任总指挥。
王喜和另一个枪法最稳的老兵,则被他提拔为两个班的班长。
魏和尚,虽然格斗和潜行技巧已经突飞猛进,但射击天赋实在平平,目前还只能作为成才的警卫员兼观察手,跟在他身边学习。
“报告队长!”
“一号目标,方位11点钟,距离大约三百米,土坡后,机枪手,已锁定!”
王喜趴在伪装网下,声音压得极低,通过一根埋在土里的细竹管传到成才耳中。
这是他们自制的简易通讯装置,能有效避免声音暴露位置。
“二号目标,方位2点钟,土坎下方,掷弹筒手,已锁定!”
另一个班长的声音紧接着响起。
成才趴在最高处的指挥位,手里举着一个从日军小队长那里缴获的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山坳下方,由独立团普通战士扮演的“日军运输队”。
“风速2,微偏右,湿度”
魏和尚在一旁,用他那粗大的手指,笨拙却认真地拨弄着一根系着细线的树枝,嘴里念念有词地汇报着成才教他的那些名词。
“所有小组,自由射击。”
“目标,敌方军官及重火力手。”
成才下达了命令。
“砰!”
一声并不响亮的枪声,突兀地响起。
山坳下方,一个头戴着膏药旗,扮演“日军小队长”的战士,头顶的军帽猛地向后一扬。
一小撮红色的颜料粉末在他头顶炸开。
“你已经阵亡了!”负责监督的战士大声喊道。
那个“阵亡”的战士,一脸茫然地摘下帽子,看着上面那个清晰的弹孔,满脸的难以置信。
三百多米,一枪爆头?
这枪法,神了!
“砰!砰砰!”
紧接着,零星的枪声,如同死神的点名册,开始在山坳里此起彼伏地响起。
每一个枪响,都意味着一个关键“敌人”的“阵亡”。
机枪手、掷弹筒手、甚至那个扛着旗帜的旗手,都在第一时间被精准地“清除”。
整个“运输队”瞬间陷入了混乱。
他们只听见枪响,却连一个敌人的人影都看不到!
这种无形的压力,远比面对面的冲锋要恐怖百倍!
李云龙和赵刚站在远处的小山坡上,举着望远镜,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两人的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
“我的姥姥!”
李云龙激动得满脸通红,手里的望远镜都在微微颤抖。
“看见没,老赵!这就叫他娘的杀人于无形!”
“这仗打的,过瘾!太他娘的过瘾了!”
赵刚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战场。
他看到,那些“幽灵”队员在打完一枪后,并不恋战,而是像壁虎一样,悄无声息地向后蠕动,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预备阵地。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冷酷而高效的杀戮艺术。
“是时候,让这些幽灵,去见见真正的鬼了。”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眼中闪烁着饿狼般的光芒。
三天后,机会来了。
情报显示,有一支日军的小型运输队,将从邻近的据点出发,为前线的扫荡部队运送一批弹药和药品。
路线,正好要经过独立团的伏击区——黑风口。
“团长,这次任务,交给我们幽灵排吧。”
作战会议上,成才主动请缨。
李云龙看了一眼成才,又看了看地图,一拍桌子:“好!老子就给你这个机会!我给你一个营的兵力打辅助,你来主攻!”
“不。”
成才摇了摇头。
“我不需要一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