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吴承安踏着稳健的步伐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韩若薇、王宏发、马子晋和谢绍元四人。
五人的脚步声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清晰,引得早起的小贩纷纷侧目。
“今日武备司倒是热闹。”王宏发眯着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指着前方说道。
只见武备司朱红色的大门外,已经聚集了二三十名武举考生,三三两两地站在台阶下交谈。
这些考生大多身材魁梧,腰间配着各式兵器,有挎刀的,有背剑的,还有几个手持奇门兵器的,在晨光中闪着寒光。
最引人注目的是停放在武备司正门两侧的两顶青呢轿子,轿帘低垂,四名身着锦袍的轿夫静立一旁。
轿子周围站着几个衣着不凡的随从,腰间都挂着“赵”字和“蒋”字的腰牌,显见主人身份尊贵。
“看来有人比我们还早。”吴承安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今日穿着一身靛青色劲装,腰间悬着一柄古朴的长剑,整个人显得挺拔如松。
韩若薇走在他身侧,一袭湖蓝色骑装,腰间配着一把细长的柳叶刀,英气逼人。
就在他们走近时,两顶轿子的帘子同时掀起。
左侧轿中走出一位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年轻公子,面容俊朗,举手投足间透着几分书卷气。
右侧轿中则是一位穿着墨绿色箭袖的壮硕青年,浓眉大眼。
“赵温书和蒋文昊?”马子晋低声惊呼:“他们竟真来了!”
吴承安大步上前,抱拳笑道:“两位公子还真来了。”
这两位权贵子弟确实说过要来观战,但他没想到他们会如此郑重其事。
赵温书朗声一笑,声音清越:“吴兄说哪里话,我赵某一向言出必行。”
他上前两步,仔细打量着吴承安:“早就听闻清河县出了位少年英杰,今日总算能亲眼见识你的武艺了。”
蒋文昊也走上前来,目光在韩若薇身上停留了一瞬,才转向吴承安:
“家父常说蓟州武备废弛,急需招募英才,若吴兄今日能夺得案首......”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说不定能入得家父法眼。”
韩若薇闻言,英挺的眉毛顿时竖了起来。
她一步跨到吴承安身旁,毫不客气地瞪着蒋文昊:“蒋公子多虑了,只要师弟今日夺得案首,我爹就会当众宣布我们的婚约。”
她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引得周围几个考生都侧目而视。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谢绍元连忙咳嗽一声,打圆场道:“今日是武试大比之日,其他事不如......”
蒋文昊苦笑摇头:“韩小姐误会了,那都是家父一厢情愿,蒋某对小姐绝无非分之想。”
他转向吴承安,正色道:“今日前来,纯粹是为见证吴兄风采。”
吴承安察觉到气氛微妙,适时转移话题:“时辰不早了,我该进去了。”
他转向韩若薇:“师姐,我的文书。”
韩若薇这才从腰间取出一个锦囊,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户籍和县试、府试的成绩文书。
她的动作轻柔细致,与方才的泼辣判若两人。
“都准备好了,师弟一定要小心。”她低声叮嘱,眼中满是关切。
吴承安接过文书,指尖不经意触到韩若薇的手,两人都是一怔,随即各自移开视线。
这一幕落在赵温书眼中,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就在这时,武备司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两名身着铠甲的军士大步走出,站在台阶上高声宣布:
“武试开始!众考生依次入场!”
考生们立刻排成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