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十四章 瞄准《色戒》

北影厂。
往日里还算安静的制片部,今天热闹了起来。
一辆路虎揽胜无视了指定的厂区停车场,直接停在了制片部楼下。
楼是旧式的,多层高的办公楼,灰色的外墙在冬日的萧瑟里更显沉稳。
陈辉从车上下来,四十来岁的样子。
见到是他,陆续上班的制片部员工神色各异。
有的若有所思,也有的微微皱眉。
也有熟人上前打趣:“老陈,几个月没看到你,出国玩了?”
“张哥。”陈辉带着墨镜笑道:“咱去采风选景了,可别冤枉我啊,我也是为咱们厂做奉献。”
张哥嘿嘿一笑,谁不知道你什么货色啊:“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陈辉的父亲要比五代高半个辈分,爷爷更了不得,是厂里第一任领导。
要论人脉,也只有调去北电做导演系主任,父亲是厂里第一任厂长的田力力能压一头。
陈辉道:“我这不是听说,咱们厂要做个大项目,还是给新人导演,我想着,厂里得派个有经验的盯现场,免得年轻人被坑嘛当年《霸王别姬》,也是我爸跟过的,给我吹了十几年,我想着也得挂个名,帮忙压着下面的人!传出去,也是段佳话。”
这话没避着人,不少人心里冷笑,摆明了就是想吃管理费,安排关系户进剧组吃空饷。
默默为沈善登暗叹一声,遇到了这种人,倒了血霉。
倒是老张提醒:“这个项目三爷那挂了号了,小心撞了枪口。”
“还是这个味。”陈辉置若罔闻,一块进了门。
陈辉熟门熟路的跟着老张进了办公室坐下,望着窗外:“咱哥们也是帮忙,姓韩的办事也要讲究原则是不是?”
以“协助把控流程”为由,把执行制片人或策划总监头衔拿到手,然后掌控预算审批、供应商选择。
只要沈善登答应了,韩三平能说什么?
事无巨细过问,只会让人笑话。
沈善登不答应的选项,不在陈辉考虑范围之内。
以为念个北电的研究生,就是圈里人了?他在北影厂里玩摄像机、玩胶卷的时候,沈善登还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
“说什么呢!”陈辉这句话,可把老张吓了一跳。
往门口看了一眼,见门好好关着,才松了一口气。
“得。”陈辉扫了眼窗外,忽然一顿,用手擦了擦水汽,看清外面的人,突然笑了:“看来有人和我想一块去了。”
老张一看也是乐了,北电一位在北影厂挂职的教授,往常也是见不到人,今天也到了。
不用多说,作为北电“师长辈”,一定是怕沈善登把握不住项目。
不往里面赛几个人,让一些教授指导剧组,或者挂着顾问的名,那是很难过去了。
老张暗暗咋舌,项目刚成立,就引来不少觊觎啊。
在这些人面前,韩三平的面子也不好使。
陈辉提议:“大家都想分一杯,老哥有没有兴趣,我看姓韩的铁了心捧他了,千万项目只是开胃菜,后面那个才是大头。”
陈辉表面轻松,还是有点怕韩三平的。
当然,他也有点看不起韩三平,思维很僵化,不具备国际化思维。
中影有着进口片的拍照,只要把好莱坞大片错开两周,中影赚得多,院线也开心,电影市场也繁荣了。
有时候非要闹得大家都不高兴,明明有着金山,偏偏用勺子去开采。
闻言,老张心中一动,但是想到韩三平的手段又有点发怵,他可没有好爹好爷爷,索性打算等等。
另一边。
一早。
沈善登神清气爽的去了自己的地盘,顺为公关公司办公地。
这个公司成立,和沈善登的黑历史有关。
他还没迈入音乐行业呢,就被人赶了出来,让他不得不重视公关舆论。
办公地在知春路稍微东边的老旧商住楼,离沈善登学校和小区都比较近。
毕竟,他大部分时间要在学校。
车上。
见不是往中影方向,周奇峰很是疑惑:“师兄,我们不去中影?”
沈善登反问:“我们目的达到了,获得了韩三平的支持,还去干什么?”
周奇峰觉得正是如此才要去啊:“《督公》项目啊,我们要组建剧组,要用人吧?”
沈善登笑了:“当年韩三平做《甲方乙方》,找的冯小刚做导演。他要推动大片战略,也要用人吧,北影厂有几个?陈凯歌算半个,进修班同学黄建新是西影的,无人可用到找港岛导演,被人当凯子。”
“幕后来说,北影厂能用的人,肯定很忙,《投名状》《赤壁》等项目都要人,轮不到我们,不忙的人,我们请来干什么?”
“请个祖宗?”
沈善登两世为人,见过各种奇葩场面,比如装修,有的子女告诉老人不要找亲戚,还是找了亲戚,明明是送项目送钱,弄得反而像是自个欠了人情。
如果活好,也还罢了,关系加深了。
要是遇到了杀熟的,维权困难,而且损失的不只是钱。
房子是用来住的,一个做工不行的房子,一家子有的折腾。
沈善登面对的局面也是如此,他是北电学生,北影厂不知道多少是他学长、老师,明明是他给项目,但这些人恐怕不会说谢谢。
周奇峰意识到自己说了傻话。
果然,老师说的没错,他还是要多看多听。
沈善登有着清醒的认知,韩三平的最大作用,是给他敲开了门,是方向的支持。
用宏大叙事,用路线可以打动韩三平,并不意味着就能让其他人也触动。
在韩三平面前好说话的人,等韩三平不在场,那就另说了。
将心比心,要是沈善登在一个单位工作,自己一路往上熬了好多年,才走到一定位置,然后一个年轻人突然空降获得了主要领导的巨大支持。
心里不膈应是不可能的。
阎王好说话,那是因为阎王不是牛马,牛头马面难缠,那是因为牛马出错了要担责,做了事不一定有功。
当下的沈善登,也只是一头牛马。
所以,必须脚踏实地。
而且《督公》以及《绣春刀》,沈善登想要把项目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既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也是只有他有相应的认知。
不谈大策略,只谈具体操作。
《督公》,沈善登瞄准定档今年11月。
一定要赶在11月之前完成。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去捡漏《色戒》下映留下的档期。
只要能赶上这个时间节点,从商业上《督公》就输不了。
这些,只有沈善登知道,只有他能捕捉到一闪而逝的机会。
除了他,别人做不到!
没人能做到!
而沈善登只有真正、彻底掌握《督公》项目,而不是名义上的,才能在电影里完全贯彻他的意志。
“到了。”
车一停,公关公司经理马有德已经小跑着过来开门,把手挡在车梁上:“老板,您终于来了。”
沈善登直接说事:“有德,你给我办一件事。”
“我肯定办到,老板。”马有德保证。
沈善登道:“你去给吴京送一封信,让他来给我做男二、副导演、制片人以及武术指导,当然了,我们这个项目预算有限,薪水只能开一份。”
“啊,我?”马有德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