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六章 闯将

沈善登计算方式很粗暴,但是确实有数据支撑。
而且众人清楚十一五规划里面有关于文化、电影的内容,这是他们的工作方向。
院线规模、银幕数量,真有可能和沈善登说的那样。
不管怎么说,有理有据,最主要有韩三平支持。
项目初审算是过了。
从始至终,沈善登瞄准的是敲开门,而不是启动《绣春刀》。
韩三平又不是超人。
一个亿的投资,中影不可能全投,领投也要三千万,这不是一笔小钱。
后来还会有其他力量介入,沈善登那单薄的履历,就站不住脚。
但只要初审过了,目的便达到了,有了筹码。
先行告辞的制片部门领导,见韩三平单独把沈善登师兄弟留下,不由心中一动。
韩三平办公室。
又来一秘书给沈善登和周奇峰上茶。
韩三平喝了口茶道:“年轻好啊,年轻有闯劲。”
又问沈善登:“你和我交个底,这个项目你觉得自己行吗?”
沈善登想了想,说:“表面上看,我是个有名气的网络歌手。”
韩三平摆手,打断:“这个层次的项目,这个没用。最后还是电影说话,我直说了,你没做过长片,在你手里剧组很可能散架。”
沈善登解释:“我本科是土木专业的,研究生学的电影工程管理。”
韩三平道:“我知道。”
沈善登自信一笑:“首先,我不是导演本科,不是科班,说明不会一定失败。这样就算成了一半。”
周奇峰把头压低,看着地面
找蚂蚁呢,反正这个时候不好抬头。
韩三平怔住:“”
有怎么说话的吗,太损了。
五代、六代、新生代,都否了。
这口气忒大了!
沈善登正色道:“我有自己的大片情节,我从小看着好莱坞电影长大,其实在我看来,按照厂长的路子走,大制作、大投资,看似风险高,但却是低风险。”
韩三平来了兴致:“哦?”
沈善登道:“我学的是土木,在我看来,大片战略,可以类比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建设,用大投资带动区域的发展。”
“我们的电影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不迅速崛起,就会步很多国家的后尘,本土电影被挤压。民族产业撑不住,肯定是全产业的悲剧,甚至是民族悲剧。”
“从全产业链视角来看,搞大投资,风险其实不大,只要票房和制作成本相当,就是胜利。”
“厂长是站在电影行业发展高度上看问题,为电影行业培养人才,为本土电影产业争取时间。”
“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用大片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培养本土电影制作团队,院线获得流动资金。”
“算小账,那些影视公司做电影,要三倍票房。”
“而中影肩负着行业发展任务,从全产业链来看,制片、发行,再算上培养观众观影习惯、锻炼制作团队、院线流水全部加上,只要票房和制片成本保持持平就不亏。”
“大片战略,是电影行业的大战略,算的是大账,战略投资,不光不亏本,反而收益极大。”
“外界的误会,单纯是从制片角度来看,所以觉得亏,其实一点不亏。”
“就像土木工程里,造大桥造铁路,算小账,一定亏损,除非大收过路费、过桥费,设卡收钱,把票价提上去。”
“但把区域发展大账算上去,大赚特赚。我们九十年代修路,甚至零零年初修路,那个时候,有些胆子大的领导,往大了修,实际使用量的十倍、十几倍来修。”
“当时都说这种是政绩工程,大大浪费。然而几年后、十几年后,都在抱怨当年建的小了,四车道不够,六车道应该改成八车道,路都堵死了。”
“中影做的就是大局出发,从文化安全、电影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这些行业布局,不计成本,只有国营企业愿意做。”
韩三平看向沈善登的目光,毫不掩饰欣赏。
好啊好啊!
把他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说的比他想的还要好。
韩三平脑子过了一遍,做电影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这个提法好!
沈善登接着道:“厂长,现在古装电影,大片战略,到了更进一步的时候了,前面不管是多么危险,多么大的困难,我都愿意去闯,为古装电影,为大片战略打出一片天。”
“做中国电影的一名闯将!舍我其谁!”
“这件事也只有我能做到!”
沈善登用上了几分演技,对上管理也有技巧。
不能把对上管理认为就是简单拍马屁,纯舔的,沈善登做不到。
就算做到了,也很容易被抛弃。
韩三平这样的人,沈善登不知道对方私下什么样,就算知道,要做什么,也轮不到他。
说难听点,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找到了,也打不开。
而有一点,沈善登知道对方需要,那就是在路线上支持他,肯定没错!
他写的那篇文章,看似批评,实际上结合韩三平的报道言论,就能发现,相比于电影从业者和业界,韩三平是少有的清醒者。
看似是批,实际上夸。
只是这个夸,有水平的人才能看出来。
“好,好,好。”
韩三平接连叫了几个好,很是满意。
聊了会。
韩三平下午有个会,要休息,这才结束谈话。
沈善登和周奇峰告辞离开。
还没走远,韩三平的秘书过来了,把装着《大明颂》的u盘要走了。
关上门。
韩三平让秘书调好了电脑,他慢慢听着。
第四遍!
沈善登作为80后小登,重生而来,对未来并不迷茫,自信都溢出来了。
而对韩三平这种50后老登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经历过物资极度贫乏的时候,也经历过社会的动荡,然后又见证了经济逐步腾飞。
虽然他也保持乐观,但并不知道未来如何,也不确定雄伟蓝图能否实现。
而在这首歌里,韩三平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在,轻松。
那些被定义塑造的历史,那些加诸于身上无形的枷锁,那些所有的一切。那是近代史的黑暗,也是这个古老民族的自尊
似乎都在这首歌里了。
“中华,我们中华啊。”
他一声喟叹。
久久不语。
出了北影厂。
“啊!”
周奇峰忍不住兴奋的大叫一声,原定一个小时,谈了有3个小时,还一块吃了饭,不是一般的成功。
大成功!
周奇峰比沈善登还要激动。
“师兄,你太牛逼了,太牛逼了!”
沈善登见不少人好奇打量,不乏北电的学生,提醒道:“别激动,咱现在只是八字有一撇,一定要保密。”
保密,就是保事成。
“是,是,是。”周奇峰不说话了。
回学校路上,周奇峰还是没忍住,像个好奇宝宝:“师兄,你真有把握把《绣春刀》拍出来,票房还能有十个亿?”
沈善登坦然道:“这谁能说得清楚,你问我,我问谁?”
周奇峰傻眼了,合着师兄在忽悠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