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五章 有理有据

负责市场方面的领导有点看不下去了。
基本上都看明白了,沈善登年龄不大,但是口气不小,很能吹。
再有才,也不能这样啊!
“小沈同志,去年,我们全年的电影票房不到30亿,你知道十亿什么概念吗?”
韩三平补充道:“应该26亿左右,第一名是《黄金甲》,第二名是《夜宴》。”
韩三平秘书也是出来帮腔:“十亿,那就是从中国电影市场,拿走三分之一还要多。”
周奇峰想找个沙堆,把头埋进去。
随便几句话,压力扑面而来,周奇峰有点心惊胆颤。
这都是大佬啊!
这些人放出去,绝对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大佬。
别看一个个不起眼,那是在韩三平面前。
一个个好说话,是看出韩三平欣赏沈善登。
特别是《大明颂》之后,韩三平评价太高了,说的也太多了,甚至有点密了。
周奇峰用余光瞄了眼沈善登,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面对质疑,沈善登不急不缓的开口。
“首先,我的电影是中皮中骨的古装大片,是彻彻底底的历史大片。”
“从票房走势看,《黄金甲》应该到不了三亿,但也接近了。”
“当《绣春刀之日月重开》拍出来,比《黄金甲》多三倍票房不难,那就是九亿。”
“唉,不到十亿,但也算接近十亿了。”
从这个角度算,沈善登有点遗憾,叹息一声。
众人无语!
卧槽!
太能吹了!
太能装逼了!
山东人不该是这样的啊,你的敦厚老实呢!
沈善登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绣春刀之日月重开》高光剧情很多,我点几个重要的。”
“第一个,也是贯穿全文的,主角三人组的成长。我会拍的暴爽,把那种跨越阶级,跟随朱元璋创立事业的爽感,统统拍出来。”
“这一个点拍好,比《黄金甲》也不弱。《黄金甲》算什么?看似大咖云集,但是剧情稀烂,还根据《雷雨》改编。”
韩三平让他好好说话:“能别贬低别人吗,《雷雨》你也贬低?”
“不好意思。”沈善登认错,然后道:“《雷雨》当然很伟大,从故事结构来说很经典,但是《黄金甲》依然是西方式的故事。”
“这种猎奇伦理故事,隐隐迎合了外面的刻板印象,结果?海外票房惨败。”
沈善登哂笑。
负责市场的领导反驳道:“这两年,好莱坞也对传奇史诗大片审美疲劳了,别人对欧洲古代历史都不感兴趣,怎么可能对中国史诗感兴趣?”
沈善登道:“我们不是史诗,我们是真实的历史,是导演拍成了虚构的故事。”
“其次,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轻了。从美国电视剧行业的封闭就看能出来,其实美国对我们,也不只是对我们,是对美国之外都不感兴趣。”
“而老欧洲,不断和我们六代导演勾勾搭搭,各种基金投资让他们拍一些骂娘的电影,以及资助艺术院线情况来看,他们也不想我们文化传播。”
“这样完全不感兴趣的情况下,从00年到05年,好莱坞市场对我们大开方便之门。”
“又恰好在我们进入wto市场的情况下,将电影当成是他们主要要求,甚至和金融、保险、银行等重要的领域并列。”
众人再度震惊。
沈善登这是把六代一杆子打翻。
韩三平倒是饶有兴致,沈善登很狂,但是有些想法挺对他胃口。
说白了,电影从市场规模看,不是很大,但是影响力方面,甚至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方面,很重要。
韩三平补充了一点:“其实古装大片在外面卖得好,当时《英雄》在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不是分成,是买断,而且价格不高。”
沈善登惊了:“也就是说,我们古装大片以西方为内核,从一开始就没这么赚钱?”
“这也,有点,太便宜了”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把五代导演也一杆子打翻了。
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注意点用词,要尊重前辈。”韩三平只是稍微点了一下沈善登,认可道:“美国很会利用它们的市场优势,电影在美国成功,会在全世界受到关注。”
“美国文化管控很严格,再配合市场优势,其他国家电影想进入美国市场,就要接受低价买断版权的苛刻要求。”
“制片方往往也会倾向同意,因为只要在美国打出名气,能从其他市场赚回来。”
“古装大片遇冷,也和我们想要分成有关。”
沈善登懵了!
后世他看过一则新闻,说其他国家的电影,在中国放映,会要很高的代理费。
原因就是中国市场大,所以他们要的也多。
这也是一些外国电影,比如本子动漫电影,国内不发行的原因,要价太高了。
合着。
当国内电影市场大的时候,要给别人高价代理。
而当国产电影要进入外国大市场的时候,却要低价贱卖。
都是输呗!
就一点定价权没有呗!
没有市场的时候,没有定价权。
有了市场,也没有定价权。
沈善登惊呆了。
这个行业,怎么有点不太正常!
韩三平让他接着说:“你没说完呢,什么给你的依仗,有信心票房破十亿?”
沈善登回想一下,刚刚说到了第一个剧情点价值三亿。
“第二个大剧情,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然后大明建立,主角团融入大一统洪流。这个剧情至少两亿。”
“然后攻克大都,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以南伐北,大一统节点到来。自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过去了四百多年,久浸胡风的北地,开始恢复华夏衣冠。”
“这个剧情点至少三亿,我到时候,弄个长镜头,做到既团结,又宏大。两个节点加一块5亿票房。”
“然后锦衣卫成立,身着飞鱼服,展现恢复华夏衣冠成果,拍出感觉,也能值两亿。”
负责内容的领导提出质疑:“锦衣卫应该是1380年前后,如果从朱元璋红巾军开始讲起,那跨度20年,主角团年龄跨度有点大。”
韩三平的秘书补充,他也做了功课:“锦衣卫应该是1382年建制,故事开篇元末那就是1355年,接近三十年。”
沈善登早有准备,根本难不倒他:“可以采用戏剧化处理,提前十年。”
“主角团成长线3亿,大明建立2亿,攻克大都、恢复华夏衣冠,锦衣卫建立,都有情绪点,嚯,怎么一算,十亿少了!”
“这还没算《大明颂》,到时候重置一版更好的,放在结尾,一下子把观众炸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歌曲混合着剧情高潮,观众情绪统统释放。”
沈善登越说越自信。
别人信不信无所谓,他信了。
“十亿?我觉得一点都不难!把大明的历史意义以及成就展现出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那辉煌自信气象的一点皮毛,足够了!足够了!”
“从八国联军,西方压倒东方,再到半岛之败,多少年?五十年。刨去半岛之败,到现在,也是百年而已。”
“大明横压一世两百多年,何等辉煌!一点就够了!”
沈善登越说越兴奋!
祖宗太牛逼了!
周奇峰叹服,他就觉得自己师兄太能忽悠。
也就是春晚还没到来,要是看过今年春晚,会更熟悉。
赵本山、宋丹丹演的小品《策划》,就是那个“战斗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鸡肉两千一口,鸡心四千,鸡肝六千。
沈善登做的就是这种加减法,一个剧情点至少两亿,加吧加吧十亿就到了。
韩三平秘书质疑:“现在我们银幕才3000个,不可能。”
沈善登直接道:“这是静态的看问题,我们电影行业啊,在厂长的领导下,那是蒸蒸日上。”
韩三平笑而不语。
众人无语。
沈善登继续道:“政策也好,如今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万达院线等民营院线,都在发展。”
“2002年我们进行院线改革,建了11条跨省院线,19条省内院线,全国共注册35家院线,加入院线的电影院1024家,银幕数1843块。”
“04年全国影院数1188家,银幕数增至2396块,05年在调整,2600多块银幕,去年荧幕超过3000块。”
“今年就是3500,明年08年4000,09年4500。”
“《绣春刀之日月重开》这样的大制作,从立项到上映,至少三四年,最快在10年上映。”
“发展不是机械、线性的,很大可能会量变引发质变,到了10年,银幕有很大可能超过6000块。”
“到时,银幕数量、院线规模是现在的一倍,从《泰坦尼克号》当年的表现来看,我们的市场潜力没有完全激发。”
“《黄金甲》要是有大船一般的质量,翻个倍不成问题。《绣春刀之日月重开》质量,肯定能比得上一半大船。”
“《黄金甲》翻一倍是6个亿,在院线规模扩大一倍的情况下,再翻一倍,12个亿。”
“十亿,不难。”
沈善登直接上数据,有理有据,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