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金銮殿内,皇帝龙袍加身,坐在龙椅上,扫视跪伏的文武百官。
我跪在殿前,身后是阿念。
太监的声音响彻大殿:“宣镇国大将军陆奉骁听封!”
皇帝起身,声如洪钟:
“镇国大将军陆奉骁,十年戍边,屡建奇功。此番归来,力挽狂澜,平定内乱,于国有再造之功!”
朝堂静如死水,所有人屏住呼吸。
“朕今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正式册封陆奉骁为镇国公,世袭罔替!”
满朝皆惊。
镇国公。
从将军到国公,何等荣耀!
我叩首谢恩,声音颤抖。
这份荣耀背后,是十年的血与泪。
消息传遍京城,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
百姓脸上写满愧疚和崇敬。
那日在刑场上对我又打又骂的人,如今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我成了南庆百姓心中真正的守护神。
三个月后,朝局稳定,安国公余党清理干净,新的朝臣陆续就位,朝堂焕然一新。
这天晚上,皇帝召我入宫。
御书房内,皇帝换下龙袍,只穿常服。
他看上去苍老了许多,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
“奉骁,朕想让你留在京城,做朕的左膀右臂。”
我沉默片刻,摇头:“陛下,臣想回北疆。”
皇帝愣住:“为什么?你已戍边十年,现在贵为镇国公,为何还要去那苦寒之地?”
我平静说:“因为那里需要我。北齐虽暂时消停,但虎视眈眈。边关一日无人镇守,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宁。”
皇帝沉默良久,最后长叹一声:“你还是放不下啊。”
“放不下。”我点头。
“陛下,这十年来,我在边关看到太多生离死别。那些战死的兄弟,都是为了身后的万家灯火。我不能让他们的血白流。”
皇帝眼中闪过不舍,但最终点头。
“好,朕成全你。不过你这一去,又要远离家人许久了。”
“陛下”
我犹豫片刻,眼神随即坚定起来。
“这次我打算带阿念一起去。”
皇帝略显惊讶:“你要带阿念去边关?”
“是的。阿念需要历练,在京城这温柔乡里呆久了,反而会害了他。他是陆家的血脉,应当知道我们守护的是什么。”
皇帝沉思片刻,点头赞许:“好!朕支持你的决定。朕会给你们最好的装备,最精锐的兵马。”
我心头一热。
阿念确实需要历练,让他亲眼看看边关的艰苦,亲身体会保家卫国的责任,这比任何教诲都更有力量。
两个月后,京城外十里长亭。
黄沙漫天,秋风萧瑟。
皇帝身着盛装,带着全套仪仗,为我们隆重送行。
阿念跟在我身边,穿着崭新的铠甲。
经过几个月苦练,这孩子身上已有几分英武之气。
皇帝走到我们面前,从怀中取出两块令牌。
崭新的镇国令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奉骁,这次你不是一个人。”
皇帝亲手将令牌递给我和阿念。
“这是朕亲自为你们铸造的令牌。令牌在手,如朕亲临。”
我接过令牌,沉甸甸的。
“陛下”
“不必说!”
我正要跪下谢恩,皇帝双手将我扶住。
“朕向你保证,家中的事尽可放心。曾经的悲剧,永不会再发生!”
皇帝的声音铿锵有力。
我深深一拜:“臣告辞!”
“驾!”
马蹄声响起,尘土飞扬。
我和阿念策马而行,朝着北疆的方向奔驰。
夕阳西下,天边一片血红。
阿念骑在马上,回头看了看京城的方向,然后转身看向前方的漫天风沙。
“爹,我们还会回来吗?”
“会的。”我点头。
“等边关彻底太平了,我们就回来。”
“那要等多久?”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
我顿了顿,“也许一辈子。”
阿念沉默片刻,然后坚定地说:“那我就跟爹守一辈子边关!”
前方,漫天黄沙中隐约可见雁门关的轮廓。
那里,有我的战友,我的责任,我的使命。
身后,是君王的信任与整个国家的敬意。
我镇国公陆奉骁,要用自己的血与肉,为这片土地筑起最坚固的长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