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曰:
“朕以菲薄,嗣承大统,常怀惴惴,如履薄冰。
幸有蓝田郡公秦源,上佐先帝,安邦定国;下启朕躬,传道授业。
其功盖社稷,其德济万民。
今朕缵承大宝,岂敢忘师恩?”
“着,加封蓝田郡公秦源为‘太傅’,位列三公,见君不拜,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凡军国大事,太傅皆可与闻!”
“尊,秦源,为帝师!”
帝师!
太傅!
这几乎是文臣所能达到的极致。
一个以“工科”起家,被无数旧派文官视为“奇技y巧”的郡公,竟然在新皇登基的第一天,就被抬到了如此崇高的地位!
李治,这是在用最直接、也最决绝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告。
秦源,是他的老师。
是他的倚仗。
是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的逆鳞!
这道诏书,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那些还在观望、心怀异志的宗室和旧臣脸上。
他们那点蠢蠢欲动的心思,瞬间,被浇了一盆冰水,从头凉到脚。
国丧期间,李治按礼制,为先帝守灵。
在感业寺,这个曾经囚禁着无数先帝嫔妃的地方,一个身影,重新进入了李治的视野。
武媚娘。
这位曾经的武才人,并未在青灯古佛中了此残生。
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燃烧着不甘于平凡的火焰。
在一次李治前来进香的间隙,她恰好与陪同而来的秦源,有了一次短暂的相遇。
她跪在地上,向新皇和这位权倾朝野的帝师行礼。
秦源的目光,只是淡淡地,从她身上扫过。
他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低垂的眼帘之下,隐藏着的,一丝丝的审视,一丝丝的好奇,以及,一丝丝的野心。
这个女人,不简单。
秦源心中,瞬间有了判断。
而武媚娘,也在用余光,偷偷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秦太傅。
他看起来很年轻,神色平静,身上没有那些国公大臣的威严和傲慢。
但他只是站在那里,就仿佛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连新皇李治,在他面前,都带着一丝学生般的恭敬。
这个男人,到底拥有着怎样的力量?
两个同样不属于这个时代“正常轨迹”的人,他们的第一次对视,短暂,却又充满了宿命般的张力。
秦源,提前看到了未来的风暴。
而武媚娘,则看到了通往权力巅峰的,另一条可能的路径。
国丧期满,李治正式临朝。
在永徽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上。
年轻的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阶下百官,声音清朗,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朕,将全面继承太宗皇帝之遗志,将‘贞观之治’,延续下去!”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然,守成非朕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