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声质问,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李义府的心上,也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李义府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准备的所有道德文章,所有圣人教诲,在眼前这如山的铁证,在百姓们真切的呐喊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虚伪,那么的苍白无力。
他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化作一片死灰。
人群中,一个穿着普通商人服饰的中年人,看着高台之上意气风发的秦源,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身边的长孙无忌低声道。
“陛下,此子,已有经世之才!”
李世民缓缓点头,目光深邃。
秦源,不仅能创造财富,更能引导人心。
他不仅仅是个能臣,是个天才。
他已然是一个成熟的,懂得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的,国之栋梁了。
这场别开生面的质证会,很快就传回了长安。
舆论,一夜逆转。
之前所有对秦源的污蔑和非议,都成了笑话。
“秦公为民造利”的说法,传遍大街小巷。
而更深远的影响,是这堂面向全大唐的,“市场经济”启蒙课。
人们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商业,或许并不是“零和博弈”,不是你多了我就少了。
它,还可以是像秦公说的那样。
—共赢。
时间匆匆。
整个大唐,仿佛进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黄金时代。
蓝田模式,在李世民的强力推行下,开始在几个重要的州县试点。
定远钱庄的飞钱,几乎成了所有大商贾的标配,极大地促进了南北货物的流通。
格物总院,则成了无数年轻人心中最神圣的殿堂。
而这一切的繁荣,也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来自遥远西方的目光。
贞观二十年春,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使团,风尘仆仆地抵达了长安。
这支使团的构成很奇特,领头的,是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王子,卑路斯。
而队伍中,还有另一拨高鼻深目、毛发卷曲的使者,他们自称来自更西方的拂菻,也就是东罗马帝国。
数百年来,丝绸之路上的主角,永远是东方的丝绸、瓷器,和西方的香料、珍宝。
但这一次,他们为之而来的东西,变了。
太极殿上,盛大的欢迎宴会正在举行。
波斯王子卑路斯,是个二十岁出头的英俊青年。
他穿着华丽的异域服饰,向李世民献上了最名贵的波斯地毯和成箱的珠宝。
礼毕,他却并未退下,而是用带着些许生硬的汉话,提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都感到意外的请求。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的父王,萨珊之王,听闻贵国皇后殿下,拥有一面可以清晰映照全身的神镜,光可鉴人。
父王愿用十船最好的r香,换取一面同样的神镜,作为献给波斯神庙的圣物!”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窃窃私语。
等身的水银镜?
这玩意儿,如今在长安城的贵妇圈里,都是传说中的东西。
除了皇后和几位顶级的国公夫人,谁都没见过。
没想到,名声竟然已经传到了万里之外的波斯。
卑路斯接着说道。
“此外,我还听闻,大唐有一种名为‘雪纹钢’的宝刀,锋利无匹,削铁如泥。
我愿以波斯最好的战马一千匹,求购此等宝刀五百柄,用以装备我父王的王庭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