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女儿不知!”
长孙皇后笑了笑,轻轻拍着她的手背。
“秦侯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这一份赤子之心。
他今日能为我这个老婆子费尽心思,日后,也定能护你一世周全。
是个可托付之人啊!”
这番话,无异于是一个母亲,对自己未来女婿的最高认可。
晋阳公主的心,如小鹿乱撞,脸上红霞飞起,却又甜丝丝的。
她偷偷抬眼,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调试暖房通风设备的秦源。
阳光下,那个身影,似乎比这满室的琉璃,还要耀眼。
皇后的凤体在琉璃暖房的调养下,日渐安稳,李世民心中的大石也总算落了地。
朝堂之上,经过“格物论道”和东征大胜的洗礼,秦源的地位已然稳如泰山。
那些曾经的攻讦和忌惮,都暂时潜伏在了水面之下。
秦源也乐得清闲,除了每日去格物总院点个卯,处理一些大方向上的事务,他终于有了精力,去经营自己那片真正的根基—封地,蓝田县。
蓝田,地处长安东南,有灞水流经,土地也算肥沃。
可在秦源眼里,这里的耕作方式,实在是太过粗放,简直是对土地的浪费。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手一挥,在县里划出了一大片官田,直接挂上了“蓝田郡公农场”的牌子。
这农场,不招佃农,只招“农业工人”。
消息一出,整个蓝田县的百姓都蒙了。
种地就种地,怎么还成了“工人”?还有工钱拿?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第一批无地少地的农户,走进了这个奇怪的农场。
然后,他们就被彻底颠覆了认知。
他们以为要像以前一样,扛着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
结果,农场里发下来的,是一种他们见都没见过的犁。
这犁,有两个轮子,前面还有个小小的铁铧,只需要一头牛,就能轻松拉动,耕地又深又快。
有经验的老农试了试,只觉得半辈子的力气都白费了,这玩意儿,比他们用了大半辈子的直辕犁,好用何止十倍。
这便是秦源早已设计出,却一直没有大规模推广的曲辕犁。
耕地之后,便是播种。
秦源又让人推出了十几架古怪的木车。
车上有个漏斗,下面连着三个小小的铁管,车轮一转动,漏斗里的种子便会均匀地、一排排地落入犁好的地里。
耧车!
这玩意儿,可比人弓着腰,一把一把的撒种子,要快上太多了。
而且播种的深度和间距,都一模一样,整齐得像用尺子量过。
秦源还不满足。
他告诉这些“农业工人”,地不能年年都种一样的东西。
“今年种了麦子,这块地,明年就种豆子。
豆子地里,还可以间着种一些菘菜!”
“这就叫轮作,也叫间作,能养地力,一块地能出几样东西!”
农户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不懂什么叫“地力”,但郡公大人说的,总归是没错的。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农场发下来的种子。
这些种子,是格物总院农学部的宝贝,经过一代代的筛选和培育,每一粒都饱满得仿佛要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