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秦源行了一礼。
“臣已将今日各部行军动态,及明日之后勤规划,标注于沙盘之上,请陛下御览。”
李世民好奇的走上前去。
只见那巨大的沙盘上,山川河流,地貌城池,竟与真实的地形一般无二,只是按比例缩小了无数倍。
沙盘之上,插着各种颜色的小旗。
“陛下请看。”
秦源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杆,指着沙盘说道。
“红色旗,代表我军主力各部,上面标注了番号及主将姓名。
蓝色旗,为李绩将军的先锋骑兵。
黄色旗,则是我后勤各战车营的位置。”
“每面旗帜旁边的数字,代表了该部队今日的行进里数。
旗帜的形状,则代表了他们目前的物资存量。
圆形为充裕,三角形为尚足,方形则意味着需要明日优先补给。”
秦源的声音很平静,但听在李世民和众将领的耳中,却不亚于一声声惊雷。
太直观了。
太清晰了。
十万大军,数千个单位,在这一方沙盘之上,竟被梳理的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哪里是前锋,哪里是后卫,谁走得快,谁走得慢,谁的粮草还够吃三天,谁的箭矢已经消耗过半。
所有的一切,都再不是一笔糊涂账。
李世民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沙盘上那些精致的小旗,他感觉自己仿佛化身上帝,正俯瞰着辽东大地,而他麾下的十万大军,每一个部分的动态,都精准的在他的掌控之中。
“好!好一个沙盘推演!”
李世民龙颜大悦,忍不住大声赞叹。
“有秦源在,朕这十万大军,便如臂使指,再无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在唐军前方百里之外的密林中,一队高句丽的斥候,正小心翼翼的潜伏着。
他们的任务,是探明唐军主力的动向和规模。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数里之外的一处山坡上,唐军先锋大将李绩,正举着一个黑色的圆筒,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群蠢货,还以为自己藏得很好。”
李绩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传令下去,第三骑兵队,从左翼包抄,把这几只苍蝇给朕捻了。
记住,留个活口。”
命令一下,数百名大唐铁骑,如猛虎下山,悄无声息的从密林中穿插而出。
那队高句丽斥候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便被尽数擒获。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几天里,已经上演了无数次。
高句丽人惊恐的发现,他们的斥候,只要一靠近唐军十里范围之内,就会被对方精准的发现并清除。
唐军,就仿佛长了一双能看穿百里的眼睛。
这种完全无法掌握敌人动向的未知和恐惧,比真刀真枪的厮杀,更让他们感到绝望。
他们不知道,这正是秦源带给这个时代的,信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