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缓缓的,将手里的千里镜,递给了身旁的李绩。
李绩,大唐的军神。
他接过千里镜,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怀疑。
可当他的眼睛凑上镜筒的那一刻,他整个人的气势,都变了。
那是一种沙场宿将,在看到一件足以改变战争格局的武器时,所爆发出的,最原始的杀气和激动。
他只看了一眼,就放下了。
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一种无比郑重的语气,说了一句话。
“此物,若早出二十年,突厥早已为我大唐牧场!”
这句话的分量,重于泰山!
这是对这支千里镜,最高的评价!
望远镜,又被传到了另一位名将,侯君集的手中。
侯君集一向高傲,眼高于顶。
可他,在体验过千里镜的神奇之后,默默的走到了秦源面前。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对着秦源这个在他眼里的“文弱书生”,郑重其事的,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一个字,都没说。
但这个动作,已经胜过了千言万语。
这一天,整个大唐的军事高层,都被彻底震撼了。
他们明白,战争的形态,从今天起,要被改写了。
而就在大唐君臣为“千里镜”这件神器的诞生而激动不已时。
博陵崔氏,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顶级门阀,迎来了它荣耀的终结。
户部尚书戴胄,拿着秦源“无意中”从将作监旧档里翻出来的,崔氏百年来与官府各项工程往来的账目。
这些账目,被秦源用新式的记账法重新整理过。
上面,清清楚楚的记录着崔氏在承接官府项目中,偷工减料,虚报价格,以及偷漏税款的各种证据。
证据链,完整得令人发指。
戴胄拿着这份东西,就像是拿到了一把尚方宝剑。
他没有搞什么阴谋诡计,直接按照大唐律法,将崔氏告上了大理寺。
查封!
罚款!
整个过程,精准,合法,且致命。
崔氏囤积的粮食,血本无归。
他们经营了上百年的商路,被“长安商会”彻底切断,连一粒米,一尺布都运不出去。
如今,又被户部找上门来,追缴天价的税款和罚金。
内外交困之下,崔氏内部,彻底乱了。
为了凑齐罚款,为了保住自己那一脉,家族核心的人物开始疯狂的互相攻讦,变卖祖产。
曾经不可一世,出入都前呼后拥的崔氏子弟,如今变得灰头土脸。
有人甚至看到,一个崔氏的嫡系公子,在西市的街头,哭着喊着,变卖自己身上佩戴的玉佩。
那场面,令人唏嘘,又无比的解气。
崔家的家主,在收到大理寺最终判决的那天,一口血喷了出来,当场就病倒了,再也没能起来。
博陵崔氏,这个曾经能与皇权叫板的庞然大物。
就这么,在秦源不动声色的组合拳下,轰然倒塌。
风光不再。
夜里。
李世民私下里对长孙无忌感慨。
“辅机啊,朕得秦源,非止是为国库添金,为三军增利!“
他顿了顿,眼神悠远。
“乃是为我李氏江山,开万世之太平!”
而在崔氏倒下后,它在长安城留出的巨大商业空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秦源的“长安商会”,和那些依附于他的中小商人,瓜分得干干净净。
一股代表着新兴势力的浪潮,正式登上了大唐的政治经济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