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掌柜闻言,气得吹胡子瞪眼,“百味楼的招牌响当当地挂着,廖某人才不稀罕你的食谱!”说罢,带着一身怒气离开。
周边食客劝道:“叶娘子,你既有百味珍奇食谱,何不说说软话,就此卖给廖掌柜的,还能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呢,何至于得罪他?”
“是啊,你乡下来不知道,百味楼的背后可是官府,里头连贡品莲菜都能吃到,这县城放眼望去,哪有其他掌柜敢跟他叫板的?就是想买你的食谱也不敢冒头。”
“还是太年轻太冲动了,都散了吧,散了吧,良言难劝想死的鬼”
众人纷纷散去,叶采莲保持沉默,等待柳盼儿回来。
也是巧了,人刚散开没多久,柳盼儿就捧着三竹筒紫苏饮子回来,叶采莲接过喝了一口,冰冰凉凉,一股淡淡的本草香味在口腔中蔓延,没有特别惊艳的味道,就是特别解渴。
“怎么去了这么久?”陆银花喝了一口饮子问。
“我走错了巷子,一路问路才买到回来的,吓死我了。”柳盼儿还是那副娇软乖巧的模样,瞪着一双纯净无辜的大眼睛,哪怕她说她刚掉茅坑了,也会有人信。
叶采莲没说什么,率先喝完饮子,叮嘱他们:“你们先去城门口等我,我去给四郎取药。”
陆银花和柳盼儿应下。
陆在野惊奇于叶采莲的改变,思绪至今还停留在她刚才的那番话中。
“城内都道人间至味是清欢,城外却哀嚎遍野路有饿死骨”
越是灾荒之年,粮食就越是可贵,叶采莲将人们素来弃之的猪下水烹饪成美食佳肴,猪下水就再也不用丢掉,而是可以作为普通人的食物存在,这本身应该是大功一件。
“三哥,三哥,你发什么愣呢?快上车了!”陆银花提醒道。
陆在野回神,只看到叶采莲的背影消失在街角。
这还是半年前他见过的那个泼妇叶采莲吗?
叶采莲大步跨进兴和堂的大门,找到药童给三郎抓了药,又对药童说:“还请李大夫一见,我这有笔买卖和他谈。”
药童笑道:“娘子虽然好个样貌,但也不过一乡下妇人,你能和我们李大夫谈什么买卖?实在不是我不愿通报,今日是李大夫的义诊日,他老人家交代过,不是要事不能让他分心。”
叶采莲挑眉,颇有兴致,“如今世道艰难,李大夫还愿开设义诊?”
“县城人都知道,李大夫自十年前起,便立誓每月一次义诊,到今从无间断。”药童话里话外都是对李大夫的赞赏和膜拜。
叶采莲听罢,手扶着柜台,笑语温和,“那你就更要请他来一趟了,我这有上好的百年人参售卖,如此良药,他若错过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