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处理自己最后的一些琐事。
我整理了身份证、户口本、病历资料,写好了遗嘱,安排了她未来的监护权转移,把能想到的、能做的,都一一完成。
我甚至联系了律师,确认了所有手续的合法性,确保她未来的生活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陷入混乱。
我还给领养机构写了一封亲笔信,详细说明了琳琳的生活习惯、过敏史、最喜欢的玩具、最怕的声音我怕自己不在了,这些细节也会被遗忘。
此外,我还给琳琳准备了一个“时光胶囊”。
那是我亲手写给她的二十封信——从她六岁到二十五岁,每一年一封。
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反复修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我不能亲口陪她长大,不能在她失恋时抱抱她,不能在她毕业时为她鼓掌,也不能在她结婚那天牵着她的手走过红毯。
但我可以用这些信,替我说出那些我来不及说的话。
“亲爱的琳琳:
今天你六岁了,妈妈好想抱抱你。妈妈在天上看着你长大,看到你笑,看到你交朋友,看到你一点点变得勇敢。妈妈好骄傲。
要记住,妈妈不是不要你,妈妈只是先走了。”
“亲爱的琳琳:
今天你十五岁了,妈妈知道你一定很困惑,很孤独,很愤怒。但你要相信,妈妈一直都在你身边,在你听到的风声里,在你看到的阳光里,在你梦里偶尔闪过的那抹温柔里。
妈妈没有离开你,妈妈只是先走了。”
我写了好多好多,写了我想对她说的话,写了我希望她知道的事,写了我不能陪她走的路。
我写得那么认真,那么用力,仿佛每一句话,都能穿越生死,变成她心里的一点光。
我把那些信封进一个铁盒里,放进时光胶囊,锁上,郑重地交给新妈妈。
“请每年生日,给她一封信。”
她接过,郑重地点头:“我一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