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对面传来的关门的声音,沈翊寒深深吐了一口气。
他靠在门板上,左手轻轻按住自己的胸膛。
那里,心脏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频率跳动着,仿佛要跳出胸膛。
沈翊寒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林书晚狼吞虎咽的样子,还有她吃完后满足的微笑。
他竟有些失神。
“终于……”他低声呢喃,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终于,成功钓到她了。
沈翊寒是柏林大学经济学院的特聘教授,三十岁便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学术成就斐然。
然而,他的名声不仅来自于他的才华,更来自于他对学生的严苛。
挂科率全校第一的“魔鬼教授”称号,让他成了许多学生避之不及的存在。
可没人知道,这位冷面教授心里藏着一个秘密。
半年前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他偶然瞥见了一个东方女孩。
她坐在角落,眉头微蹙,正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厚重的德文教材。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那一刻,沈翊寒的目光像是被钉住了一般,再也移不开。
后来,他才知道她叫林书晚,和他一样来自中国,是商学院的研究生。
从那以后,沈翊寒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她。
他发现她总是独来独往,常常在图书馆熬到深夜,偶尔会对着食堂的饭菜皱眉,最后只吃几口就放下筷子。
她的身影单薄得让人心疼,眼底却始终带着一股倔强。
某天,他在学校论坛上看到一条匿名帖:【求推荐柏林好吃的中餐馆,快被白人饭逼疯了。】
虽然没有署名,但沈翊寒几乎可以确定——那是林书晚发的。
一个念头在他心里悄然滋生。
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烹饪,从最基础的红烧肉到复杂的麻婆豆腐,甚至特意托人从国内寄来地道的调料。
那段时间,他的厨房总是弥漫着失败的气味,但他却乐此不疲。
直到某天,他尝到自己做的红烧肉,味道竟和记忆中的家乡菜相差无几。
“是时候了。”他放下筷子,目光坚定。
沈翊寒很快打听到林书晚的住址,并买下了她隔壁的公寓。搬家那天,他特意选在她上课的时间,悄无声息地成了她的邻居。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开始了他的“计划”。
——沈翊寒深知,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要抓住她的胃。
那天傍晚,他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红烧肉、麻婆豆腐、清炒时蔬,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紫菜蛋花汤。香气在厨房里弥漫,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他打开窗户,将一台小型风扇对准林书晚公寓的方向,调到最大档。
“这样,她总能闻到了吧?”他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果然,没过多久,门外传来了迟疑的脚步声。
接着,是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沈翊寒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这才不紧不慢地开了门。
门外的林书晚局促地站着,脸颊微红,眼神却亮得惊人。
她结结巴巴地表达了来意,像一只误入人类领地的小鹿,警惕又渴望。
他强压下心头的悸动,故作平静地邀请她进门。
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沈翊寒的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原来,让她开心竟是这么简单的事。
……
从那以后,林书晚成了沈翊寒家的常客。
起初,她还会礼貌地敲门,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
后来,她干脆一到饭点就拎着碗筷过来,熟门熟路地坐在餐桌前,眼巴巴地等着开饭。
“今天有糖醋排骨!”她眼睛一亮,像发现宝藏一般。
沈翊寒将盘子往她面前推了推,语气淡淡的:“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可他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她身上,看着她腮帮子鼓鼓的样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除了投喂,沈翊寒还开始辅导她的学业。
林书晚的论文在他指导下突飞猛进,连导师都惊讶于她的进步。
“沈教授,这个模型我始终搞不懂……”某天晚上,林书晚抱着一堆资料敲开了他的门。
沈翊寒接过文件,扫了一眼便指出了问题所在。
他的讲解简洁明了,一针见血,林书晚茅塞顿开。
“您太厉害了!”她由衷地赞叹,眼底满是崇拜。
沈翊寒推了推眼镜,掩去眼底的笑意:“只是经验多了而已。”
他们的关系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升温。
林书晚不再像最初那样拘谨,偶尔甚至会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沈教授,您这么优秀,为什么还是单身啊?”一次饭后,她托着腮,好奇地问道。
沈翊寒动作一顿,抬眸看她:“没遇到合适的。”
“那您的标准是什么?”
他放下筷子,目光深邃:“爱吃我饭的。”
比如你。
林书晚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您别开玩笑了!”
沈翊寒没有解释,只是轻轻勾了勾嘴角。
——他从来不开玩笑。
夜深了,林书晚告辞离开。
沈翊寒站在窗前,看着她回到自己的公寓,灯光亮起又熄灭。
他转身回到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厚厚的相册。
翻开第一页,是一张抓拍的照片——林书晚在图书馆专注看书的侧脸。
往后翻,全是她的身影:在校园里匆匆走过的她,在咖啡馆皱眉思考的她,在超市挑选食材的她……
“林书晚。”
名字是世界上最短的咒语。
沈翊寒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眼神温柔得不可思议。
窗外,柏林的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见证这段悄然滋长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