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遂在几位徐党重臣的“陪同”下,第一次踏入了这个象征着帝国最高军事机密的所在。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桐油和皮革混合的独特气味。
一排排架子上,陈列着大齐军队现役的各种制式兵器。
长枪、腰刀、步弓、弩机、皮甲、乃至沉重的铁甲片
徐党官员们表面恭敬,实则目光紧紧盯着郑遂的一举一动。
他们想看看,这位夸下海口要改良军械的小皇帝,是真有本事,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郑遂假意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眼神,径直走到了兵器架前,细细的查验着这些个兵器。
整个过程,郑遂始终一言不发,到了自己专业的事上,郑遂总是下意识的认真。
他现代就是边境武器专家,在审视这些冷兵器时,那些早已刻在脑子里的知识便如同活水般自然流淌。
在他眼中,这些兵器的优点和致命的缺陷,就如同掌上观纹般清晰可见。
终于,郑遂放下最后一片甲叶,转过身,他走到早已备好的案几前,铺开纸笔,笔走龙蛇,快速勾勒起来。
“诸位请看。”郑遂的声音打破了军机处的沉寂。
“其一,现有腰刀刀身过直,劈砍易卷刃,且重心偏前,久战易疲。当改为略带弧度的‘戚刀’式样,”
郑遂手指划过图纸上流畅的弧线:“如此,劈砍更省力,破甲更易,且重心后移,操控更灵活。”
“其二,步弓弓力尚可,然弓臂多为单材,易变形失准。可尝试以柘木为胎,桑木为梢,角筋为面,胶合而成‘复合弓’,”他点着图纸上分层的结构,“虽工艺稍繁,但弓力更劲,射程更远,且耐候性大增,不易受潮变形。”
“其三,弩机望山刻度粗疏,影响精度。需重新设计刻度,使其更精细,并加装简易标尺。扳机簧片力道过重,影响速射,当选用更佳钢片,减轻力道,提高反应速度。”
“其四,甲胄连接处铆钉易松脱,可改以更坚固的‘卯榫’结构配合特制皮绳捆扎,增强整体防护力,不易被刺穿挑开。内衬当选用更透气耐磨之麻葛,减少士兵苦楚”
郑遂的每一条建议都直指现有军械的痛点,还顺势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良方案,甚至详细到了材料选择与工艺改进。
其专业程度,竟远超在场任何一位浸淫军务多年的官员!
几位徐党重臣围在图纸旁,越看越是心惊!
他们虽非工匠,但常年接触军务,对兵器的优劣亦有基本判断。
郑遂提出的这几点,绝非信口开河!
一股强烈的喜忧参半之感涌上心头。
喜的是,这些改良若真能推行,大齐军队的战斗力必将提升一个台阶!
这对徐敬意掌控全局有莫大好处!
忧的是此子竟有如此见识!
他展现出的能力,与其平日里懦弱无能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
今日他能改良军械,明日他若想染指兵权
徐敬意如今只是暂时放权于他,若真让他借此在军中积累声望,那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