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么多东西,是要搬家呀?”
他话音刚落,旁边几个等车的人也都竖起耳朵看过来了。
杨国勇最爱显摆,他把蛇皮袋往地上一放,挺直了腰杆儿:“哪能啊,我妹妹考上大学啦!我们送她去市里念书!”
这话一出口,可不得了——
“哟!大学生啊?!”
“现在可稀罕咧,我们村十年都出不了一个!”
“姑娘真有出息,将来飞黄腾达喽!”
七嘴八舌的夸赞声一下炸开锅,有人啧啧称奇,还有老太太赶紧摸兜掏糖想塞给杨国英沾沾喜气。
被这么多人盯着夸奖,杨国英脸红得跟熟透的苹果一样,小脑袋几乎要埋到胸口去了,只敢偷偷拉住妈衣角躲在后头不吭声。
张佩珍却乐呵呵地接过糖果,又顺手分给周围的小孩儿,“托大家吉言,以后你们家的娃也都能考出去。”
一句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都觉得这大婶会说话,不由得又多看她两眼。
正说着,大巴车来了,人流涌动,他们一家连忙提起行李往外走。
上了车以后,好不容易找到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兄妹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是新鲜劲和兴奋劲混合在一起,说不上来的忐忑和激动,把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揉成了一团乱麻似的复杂难解。
一路颠簸到了市里,三人更是第一次见识到那么大的汽车站、那么多穿制服的人、还有售票窗口排队长龙,看什么都稀罕极了。
杨国强小声嘀咕:“哥,你瞅瞅,这地方比镇上集市还热闹十倍吧?”
杨国勇装作老成,其实嗓门抖得厉害:“别慌,有妈在呢,她啥都懂。”
其实他心底早慌成一锅粥,就怕买错票、走错路,被人当傻子笑话,但嘴硬就是不认怂!
张佩珍倒是一副淡定模样,把三个孩子护在身侧,找了个工作人员就询问到临海大学怎么走、几点发车,说起话来软中带硬,比谁都利索爽快。
得知去临海大学的车要去别的地方买票,几人又一路赶了过去。
等到售票窗口买票的时候,张春雪还不忘多确认一下:“小伙子,这趟去临海大学最近的是不是半个小时后那班?我们头回进城,多照应点哈。”
售票员愣了一下,看她神色自若,也忍不住露出点敬意,“对,就是这一班,从南门出去左转一直走就是检票口。”
张佩珍谢过之后,又招呼兄妹三人,“别光愣着,看清楚路标,下次自己来也知道咋办。”
兄妹三人全程目光灼灼地盯着她,一个个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崇拜得五体投地——
尤其是杨国英,小声感叹道:“妈,你真厉害”
张佩珍撇撇嘴,很是不以为然:“有啥厉害的?出来办事嘛,就是胆子大点儿,再甜两句嘴,人家自然愿意帮忙。记住啦,以后遇事别缩脖子,该问就问,该求人就求人,不丢人的!”
听完这番教训,三个孩子齐刷刷地点头,那股敬服劲差点溢出来,把张佩珍逗乐了:
“行啦,都学聪明点,将来各自飞黄腾达才算本事。”
等终于熬到下午三点多,班车缓缓驶入临海大学门口的时候,他们四个人已经累得满头汗,却还是精神抖擞地下了车。
只见校门高高耸立,两根雪白石柱撑起牌楼,上面烫金写着大学的名字,里面绿树成荫、人影绰绰,一派庄重肃穆之气扑面而来,让人生出莫名敬畏与向往之情——
连平日里最能蹦跶的杨国勇和杨国强,此刻也乍然安静下来,只顾呆呆望着校门发愣:
“我的天原来大学长这样啊,好漂亮啊!”
“不枉咱跑这么远一趟,小妹,你以后就在这里读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