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果然,三天后学术论坛炸了。
周祈安在个人主页发布长文:《西域金樽真伪辨析——为学术正名》,洋洋洒洒三千字,把那件金樽夸成了旷世珍品。
白舒然转发并评论:能和祈安一起为这件国宝正名,是我的荣幸。这将是我们学术生涯最重要的里程碑。
底下全是吹捧和膜拜。
周教授太厉害了!
舒然学姐好谦虚,明明实力也很强!
期待你们在苏富比的表现!
我注册了个小号,发了条质疑:
金樽底部似乎有修复痕迹,会不会影响判断
立刻被围攻。
外行就别瞎BB了。
周教授的眼力你质疑得起吗
键盘侠滚粗!
周祈安亲自下场回复我:学术研究需要严谨态度,不是靠外行的臆测。我敢以名誉担保,这件金樽绝无修复痕迹。
白舒然也跟着附和:祈安说得对,我们已经用顶级设备检测过了,完美无瑕。
我删掉那条质疑,重新发了个更刁钻的:
那为什么底部金属光泽不均匀
这次周祈安怒了,直接开撕:某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故意找茬。我再说一遍,这件金樽没有任何问题!
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关注度直线飙升。
所有人都在等苏富比拍卖会,等着看周祈安如何打脸质疑者。
江驰收到消息后,点了根烟:他们越是信誓旦旦,摔得越惨。
我盯着屏幕上周祈安志得意满的照片。
还不够。
我联系了几个国际知名的古董收藏家,以匿名身份提供了金樽的内部消息。
听说有年轻学者要在苏富比为这件西域金樽做公开鉴定,可能会有意外发现。
消息传开后,原本普通的拍卖会变成了焦点事件。
各路媒体、收藏家、学者都涌向瑞士,想见证这场学术盛宴。
周祈安和白舒然更加飘飘然了。
他们在社交媒体晒出了前往瑞士的机票,白舒然还特意配文:为了学术真理,再远的路都值得。
周祈安竟然主动联系我了。
他通过欧洲的拍卖行,找到了新晋鉴定天才的邮箱,想做私下咨询。
他不知道那个天才就是我。
我坐在电脑前,看着他谦卑的邮件措辞,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尊敬的专家,关于即将拍卖的西域金樽,我们团队希望得到您的专业意见......
多么礼貌。多么恭敬。
如果他知道屏幕另一端坐着的是宋清予,会是什么表情
【关于西域金樽的疑虑,我深表理解。但经过详细分析,金樽表面的氧化层分布极其均匀,铸造工艺符合西汉时期的所有特征。那些民科的质疑不过是哗众取宠。】
【樽口处的细微划痕,恰恰证明了它的历史价值——这是岁月留下的真实印记。】
【建议您在拍卖会上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不要被外界杂音干扰。】
发送。
江驰叼着烟,瞥了一眼屏幕:钓鱼钓上瘾了
我盯着发送成功的提示,嘴角微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