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面对抱着我的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信仰和世界观双双崩塌的张承言,我承认,我有一瞬间的心软。
但那也只是一瞬间。
我的目标是筛选工具人,而不是举办一场皆大欢喜的联欢会。如果连我的副手都无法理解我的意图,那这场科举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所以,我必须说服他。
当然,用嘴巴去说服一个抬杠指数高达88点的老顽固,是最低效的办法。
对付这种理论派,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践去击败他。
用赤裸裸的、不容辩驳的事实,去告诉他——你那套东西,已经过时了。
张大人,你先起来。我叹了口气,试图把他从地上拉起来。
不!大人不答应,下官就不起来!张承言抱得更紧了,一副今天我就赖上你了的架势。
我有些头疼。
看来,只能用物理手段,来检验真理了。
好吧,我松开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平静地说道,张大人,你觉得,我这三道题,选不出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对吗
当然!张承言抬起头,满脸泪痕,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此等题目,只能选出奇技淫巧之徒,于国于民,百害而无一利!
好。我点了点头,那我们不妨来打个赌。
打赌
对。我找两个人来,你我各出一个问题,让他们解答。看看,到底谁的方法,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我说道,如果我输了,这三道考题,我立刻销毁,重拟!
张承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胜利。论经义,论策论,他自信整个大梁朝,也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
好!一言为定!他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擦干眼泪,整理好官袍,又恢复了那个一丝不苟的礼部郎中模样,仿佛刚才那个撒泼打滚的人不是他一样。
来人!我对着门外喊道。
一个侍卫快步走了进来。
去,把厨房那个负责运送柴炭的伙夫王二,给我叫来。
侍卫一愣,显然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去叫一个伙夫。
张承言也是满脸困惑:林大人,您这是......
再把东厢房那个负责誊抄文书的书吏,刘秀才,也一并叫来。我补充道。
片刻之后。
一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身上还带着一股炭火味的伙夫,和一个身形瘦削、面带菜色,一身书卷气的年轻书吏,战战兢兢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小......小的王二,见过两位大人。伙夫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
学......学生刘希文,见过林大人,张大人。那个刘秀才则显得稍微镇定一些。
我看了看张承言,做了个请的手势:张大人,你先来吧。你可以问他们任何关于经义、策论的问题。
张承言清了清嗓子,胸有成竹地站了出来。他看着那个刘秀才,缓缓问道:《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请问,何为‘治国’其要义又在何处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经义题目,中正平和,最能考验一个读书人的基本功。
刘秀才一听,眼睛都亮了。这正是他最擅长的领域。